今天和妹妹约着逛街,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聊到了省钱这个话题
因为妹妹他们面临买房,要存房子的首付,所以比较节俭。
我问她这样的方式会觉得生活不快乐吗?她说不会,反而会很有奔头,现在他和男朋友为了买房而努力,两个人方向和目标一致,反而减少了很多矛盾。而且,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好像也已经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就算不买房,比起消费也还是存钱更能让自己快乐。
而说到我,目前没有买房的压力,相当于自己挣钱自己花,但在她看来我也是比较节省的。
对此,我和她其实是有一样的感觉。过度的消费会让屋子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填满,看着就会心理很难受。
就拿买衣服这件事来说,我对化妆品,包包,鞋子全部都不感冒,唯独只爱买衣服。虽然没有经过刻意的计算,但是凭着感觉,衣柜里的衣服也一直保持在一个大约固定的量。而且时不时的就要通过二手平台卖掉一些,或者扔掉一些很旧的,或者再送给我妹一些比较新的。
如果超量了,不仅衣柜很乱,心理会更乱。而且还增加了很多选择成本,每天起床选衣服的那段时间体验到的不是快乐,反而是纠结,紧张……
我想无论是衣服还是别的事情都是一样的,过度的纵欲换来的只会是凌乱,焦虑以至于内心的空虚。更多时候少和精反而才是愉悦的保障。
而这些,也都在让我反思是不是越有钱才能越快乐。因为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身边的人都经常会抱怨生活太苦,钱太少,好像只要有钱就能解决这一切一样。
钱固然很重要,但能和幸福成无限的正比关系吗?其实积极心理学早就有过相关的研究,钱对幸福的影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具体的范围记不清了,但记得是很多普通家庭都能达到的范围),而超过这个范围相关性就微乎其微了。
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而且我和飞飞的收入水平其实也早就超过那个有显著影响的范围,可是在我的意识里依然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有更多钱的基础之上。
今天和妹妹聊到了节俭这个话题,反而也更加让我去反思。
幸福其实并不等于金钱,而来自于努力工作带来的成就;
努力了很久终于买下自己喜欢的那件风衣时的喜悦;以及每次穿上那件风衣都可以回味到奋斗的那种踏实;
还有准备了很久才能去旅一次游的期待;看到风景恨不得刻在脑子里的仔细欣赏;
以及存了两个月的钱为父母买一个按摩椅,一部手机,他们收到时的那种喜悦……等等等等
也许不是有足够多的钱才能足够幸福,而是足够努力,付出的足够多,又足够珍惜才能让自己感受到更深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