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下暴雨了。
刚从睡梦中醒来,躺在床上,似乎能清楚地听到每一滴雨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噼里啪啦,干脆利落。
我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然后起身洗漱。
镜子里的我顶着一头蓬松干枯的毛发,黑眼圈愈发深重,突然想到前几日同事问我:
“你是在成都上的大学吗?”
我摇了摇头。
“那你家在成都?”
我说,“不是,我家在巴中。”
“那你为什么来成都?”
说实话,她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我的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成都。毕竟一个月前,我还待在家里,幻想找一处风光秀丽、有山有水的村落,花一两千块钱去租一套房子住一年。每天早起迎接朝阳,黄昏再目送太阳下山。至于收入,白天多写写稿,一个月一千应该饿不死。
我自认为有了关于未来完美的规划,每天都考虑隐居在哪个村落比较好。但忘了具体是哪一天,在外务工的爸妈打电话问我毕业后关于未来的规划,我突然对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到羞于启齿。大概是我自己也意识到这个规划过于理想主义和自私。
于是我打包好行李,来到了成都,似乎是怕自己逃离,所以迅速租了房子,每月1000元的房租。
开始工作后,二十二年松散的时光突然变得紧凑,不知该如何再开发想象来安放自己。生活变得规律起来,即使好像不知道这一天做了什么,也会感觉到身心俱疲。我两年多未断的日记被搁置,提笔想写些文章也不知该怎么写,甚至于我每日必看的课外书也被书签定格在了一页。
爸妈开视频问我,工作是否习惯,可能还是改不了爱在父母面前撒娇求安慰的本性,我直言说不习惯,太苦了。
出乎意料地,妈妈没有安慰我,反而把手机镜头对向了他们居住的环境,我看到了粗糙的水泥墙、用花油纸隔开的每一张床,脏兮兮的电风扇呼啦啦地响,撩起花油纸,我便看到另一个床上躺着的人,蜷缩在一隅属于他自己的小角落里。
我妈说:“我们也一直不习惯,但我们一直在上班,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习不习惯已经不重要了。“
我强忍着羞愧,假装没心没肺地笑着回答:“刚刚跟你开玩笑呢,其实我挺习惯的,上司对我特别好,同事也很好相处,每天坐在办公室被空调吹得脑袋疼,我倒羡慕你们吹风扇,想关就关。“
最后,我们以打哈哈结束了这场对话。
怔愣了一会儿,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树立一定要转正的目标。我和同组刚来的同事交流明日工作安排,她说,她请假了,脚发炎。
我说,怎么突然发炎了呢?
她说,最近老下暴雨,鞋子一直是湿的,没有注意,今天晚上回来太痛,才发现脚被泡烂都发炎了。
我在这头想了一堆要抱怨的话,终究没有发过去,最后只发给她一句:那你用双氧水消个毒,简单处理一下,明天去看医生,好好照顾自己。
她回复:嗯,你也注意下脚,不要像我一样,发炎了才知道。
我拿来台灯,戴上眼镜,把右脚抬起,没问题。我又抬起左脚,这才发现我的小脚趾头好像变“胖“了,为了确认,我把小脚趾头独立出来,才发现它的身上已经长了两个黄色的水泡。
这样的发现让我感到左脚很痛,我甚至好奇自己平时怎么忽视了这样的痛感。可能是近期雨多,鞋子没干过,长期泡在水里就习惯了;也可能是工作忙碌,身心的疲惫让我忽视了自身的不适。
我突然理解了那个广被流传的表情包:狗生艰难。
没人会轻易地说人生艰难。
所以即使下楼后,扑面而来的雨水弄脏了我刚刚精心化好的妆容,风把我早起弄好的发型吹得凌乱,我的脚迅速被雨水浸泡,雨伞被风雨的联合发力逼得直不起腰来,裤腿逐渐被湿透,冰凉的雨水渗透进皮肤,带来一股股寒气,我没想过后退,却只想着赶快到公司,不能迟到,迟到会影响我转正,会扣我50元的工资。
红灯路口,我无奈地停下了脚步,顷刻,脚趾的痛便一阵阵传来,大概是脚趾上的两个水泡在抗拒着雨水再次的侵蚀。
我抬起头,想要看看周围的人是不是像我一样狼狈,却被对面红灯下卖菜的大叔吸引了注意力。
大叔穿着劣质的雨衣,没有打伞,雨滴顺着他的头一滴滴落到路面的积水里,溅起了一小圈圈的涟漪。此时行人们都在忙着找到栖身之所来躲过这场雨的侵蚀,没有人买菜,他便瑟缩着与旁边卖菜的大婶攀谈。事实上,与其说是攀谈,更不如说是在比较肺活量,即使他们站得很近,可还是被雨声覆盖,所以相互吼着和对方说话。
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我也不自觉地笑了,走过已变绿灯的路口,看到玻璃橱窗里的自己,再不觉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