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是讲究“年味儿”的。“烟花爆竹”,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演变为“年味儿”中不可或缺的民俗元素,象征着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迎新年,也是图个吉利、讨个彩头。顺应民意、传承文化,经过各方积极讨论后,政府决定采取“禁改限”的新政,但由此遭遇了现实的尴尬与困惑,新政的顺利推行制造一定的阻力:关于“禁”、“限”两派的激烈争论,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混乱和配合不协调等。
政协会上的建言献策,听证会上的各抒己见,生动再现了执政方式的明显转变和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进展。一切都源于政府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举措。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有机地融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传统的印记里,过年的时候,五颜六色的光芒,刺鼻的火药味,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是夜空中阵阵亮丽的风景,人群中兴奋的催化剂。现代文明抹去了些许光芒,还有安全隐患的干扰,渐渐地使之淡去了原来的色彩,其中也少不了政府的明文禁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选择没有遗忘传统,它在民众的呼声中日渐高涨,才有了后来“禁改限”的新政措施。
当初的明文禁止,到如今的限制允许,经历了政府施政方针的改变,隐含着角色转移中的理论和现实的盲点。城市管 理者当下没有针对新情况来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导致了无序和困惑。这是问题滋生的缘由,也是执政过程中失察之处的细小缩影,所以值得我们深刻检讨和反省自查:官僚主义的作风,简陋的工作方法,低下的工作效率,松散的执法检查,淡泊的协作意识,尽管民众的素质和意识有待提高。
治国如同“治水”,对待民意,不能一味地严令禁止,要采取“分流”、“疏导”的办法,加以化解。大禹治水,李冰修堤,证实了从古至今的生存逻辑,并且巧妙地跨越了自然与社会的边界,成为政治理念的雏形。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执政理念,解除“官本位”观念的束缚,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处理能力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城市的管理者,如何管理引导、贴近民意、反映民声、服务大众、造福民生,变成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立足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政府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服务大众、造福民生的理念指导下,商讨整改措施和实施细则。首先,在思想上,提高各职能部门对公共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在工作方法上,具体落实责任目标,加强协调,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处理公共问题的工作制度和奖惩办法;再次,在执法上,严格工作纪律,预防“人情关系”的阻碍;最后,要疏导思想障碍,反对严令禁止,宣传和谐的文化氛围,引导正面的舆论方向。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烟花爆竹的“禁改限”,使我们看到了政府执政意识的可喜转变,也看到了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矛盾和陈风旧俗,更看到了今后建设服务型的发展方向,让“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务实、高效地得到贯彻落实,为做好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