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椰皮”是武汉俚语,讨厌某老人时,武汉人都知道用这仨字鄙夷之。
“椰皮”是哪俩字?到底这样发音是啥意思?好象没几个人说得清白。不过,把这仨音连同讨厌一起甩将出去,确实有稀里哗啦的快感就是了。
为什么是“椰皮”?这“椰皮”到底是个啥?
联系武汉俚语把秃头叫作“青皮”,“椰皮”应该描述的是脑袋瓜子的外观吧?
脑袋瓜子“椰皮”了,是不是指满脸褶子沟壑纵横,也就是还有一句武汉俚语说的“皱皮拉干”?
不对,这只是说的脸孔,而且也未必全属鄙夷。君不见,说谁面容沧桑,再加上“饱经”二字,通常都是夸赞。
只好专门往头顶琢磨。
椰皮,椰皮,到底是个啥头皮?
是指的头顶有几根稀拉毛,长短不齐还胡乱着有许多毛刺?
嗯,有点感觉呢!
“几根稀拉毛”,这头顶就比较狼狈,还不利索,既非“青皮”又似“青皮”,不伦不类,是不是?
“长短不齐还胡乱着”,就是已经不伦不类了,还不注意修剪打理,任由不伦不类恣肆,是不是?
“有许多毛刺”,就是不光看着不顺眼不舒服,还挨不得沾不得,一不小心,这“老椰皮”会“撅”得你挨哪沾哪那里刺刺痛痛得不舒服。
这样的“老椰皮”,真是要几讨人嫌有几讨人嫌了。
不过,这种猜测分析,并没有文字的支持,尽管感觉着意思大致是有的,毕竟不好断定就是。
还得朝别处琢磨。
武汉人形容间隙很小,俚语好象有说“一篾皮(“皮”读若“撇”)”的吧?篾这个东西武汉多,进入俚语很正常;椰这个植物武汉没有,进入俚语不可能。“椰皮”会不会是“篾皮”音讹而来的?
如果确实是“篾皮”二字,“老篾皮”倒好理解了,就是那种又老又丑又韧又硬割不断拎不清死打烂缠的感觉,确实是太讨人嫌了。
不过,这样解,也不一定对。
因为,同样鄙夷老人,武汉另外还有“老豁皮”的俚语。如果“椰皮”真的是“篾皮”,那“豁皮”明摆着就是“篾皮”被去了皮的结果。难道原初“青皮”、“椰皮”啥的叫法,都是从篾匠那里来的不成?
篾匠肯定就笑了:在他们眼里手里,“老篾皮”不但不讨嫌,还有用,有大用,而“豁皮”也是篾制作中的爽利,哪里舍得说了去奚落老人?只有“老椰皮”,才是又没用,又讨嫌,还招烦。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老椰皮”好歹也叫了几十上百年,总得给个来历吧?
来历在哪?便东张西望。镜子照到,见一老脸上写满了无聊,不觉对镜笑骂道:个老椰皮,干什么不好,净琢磨这没用的!
这一笑骂,倒是启发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老的,不妨都照照自己,看镜子里面是不是有个“老椰皮”。都不是“老椰皮”,这个俚语自然消亡,也就没必要再去琢磨它了。
插图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