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散文《猫》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善待生命。此文在写作上有两个最大的亮点:抓住特点,细节描写:心境不同,抒发的感情不同。
学情、教学思路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接触了一定数量的文章体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设计本课第一学时,重点考虑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作者对前两只猫有特点的细节描写句,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出作者对前两只猫的感情变化,为第二学时重点赏析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情感做好铺垫,从而更好地明白作者在文章中揭示出的人生道理。
教学方法:
1、品读法:有感情地朗读和品析相结合。
2、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展示。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4、读写结合法:通过当堂练习,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有感情朗读有关前两只猫的重点句。
2、勾画前两只猫的描写词、句,品味生动的细节描写。
3、揣摩作者对前两只猫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初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内容导入,引入课文
同学们对猫都有所了解吧。有谁能给大家简单讲讲自己养猫的经历?(随机抽学生简单介绍)这位同学讲了自己的养猫经历,很不错。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家郑振铎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猫的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默读,牢记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三、预习检测
1.多媒体出示以下检测内容
(1)齐读以下词语
怂恿 怅然 污涩 蜷伏 相称 妄下断语
(2)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在后面填上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A、鼓动别人去做。(怂恿)
B、弯着身体卧倒。(蜷伏)
C、胡乱下结论。(妄下断语)
D、不愉快的样子。(怅然)
E、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凝望)
四、自主思考
1、快速浏览、勾画,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你认为文章应该分几部分?哪些提示语告诉了你分段的标志?
(3)你认为作者及家人最喜欢哪一只猫?试着在文中找出依据来。(用关键词回答)
2、抽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明确问题答案:
(1)文章叙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文章叙述了“我”家养的三只猫不同的遭遇)
(2)分三部分。第二自然段末尾“我”对三妹说的话和第三自然段开头“隔了几天”表明二自然段结束是写的第一只猫。十四段末尾“我家好久不养猫”提示前面的内容与的第二只猫。之后的内容写的第三只猫。
(3)作者及家人更喜欢第二只猫。依据:它比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查问个好几次”而第三只猫“不活泼”、“不好看”、“不顽游”、“忧郁”、“懒惰”。
五、合作探究(一)
1、组内有感情朗读第一只猫的相关描写句子,合作探究相关问题:
(1)作者从那几个方面介绍第一只猫的特点?
(2)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3)这只猫的结局怎样?家里人的情感怎样?
2、多媒体出示阅读指导
(1)思考问题方法指导:读懂问题要求,依据题干抓文章里的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找出来的关键词有序安排,组织语言,形成最终答案。
(2)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对景或物的细节描写,一定要凸显着景、物的特点。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抽小组代表上台讲述上述答案,并且在展示时要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5、全班齐读直接表达作者及家人对第一只猫喜爱的句子
朗读指导,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一句时,要将“常常”“来回”“拖摇”等词重读,强调三妹对这只猫的喜爱。读“我坐在藤椅上看者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明,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一句时要读出“我”轻松、愉快的情态,感受作者对第一只猫的喜爱之情。“微笑”、“暖暖”、“心上感着”这些词语要重读。读“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要读出难过、酸辛的感情。“一缕”、“可怜”两个词要重读。
明确问题答案。
(1)从来历、毛色、性情、形态、动作等证面,描写了第一只猫的活泼可爱。
(2)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我”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3)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六、合作探究(二
1、组内有感情朗读第二只猫的相关描写句子,合作探究相关问题:
(1)第二只猫“更活泼,更有趣”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2)请找出作者对第二只猫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3)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4)家里人对周家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5)作者写完第二只猫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多媒体出示阅读指导
分析在记叙文中间的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其方法:可以从该句子在内容(此句在内容上的作用可从具体写出了什么事件回答)和结构方面的作用来回答.
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回答出该句围绕文章的中心具体写出了什么事件,或者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情感,或者动物的什么特点等。
句子(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可以答成“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开启下文”等。
3、小组合作探究上述问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抽小组代表展示上述问题的答案,且要求在展示时要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5、生齐读直接表达作者对第二只猫情感的句子。
朗读指导,读“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时,更读出失去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之情,读“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句时,读出一般悲伤的压力,“好久不”重读,读得低沉,余味无穷。
明确问题答案:
(1)第二只猫“更活泼,更有趣”是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表现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是它的本领。
(2)作者为了突出第二只猫更活泼、更有趣的特点,用“有时蝴蝶安详地飞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等细节描写句子体现出来的。这些镜头就是一幅画,生动形象地刻画小猫伺机捕捉的样子。
(3)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4)家里人责怪周家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入。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鞭挞。
(5)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既对前两次养猫经历做了总结,又为第三次养猫做铺垫。情感上:体现了“我”感伤、难过的心情。
6、师生一起共同归纳作者对前两只猫的描写,完成下表。
7、师小结:作者对前两只猫的描写,都写了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态度、结局、作者的感情变化。作者养猫的心情是在不断变化的:第一回由快乐转酸辛:第二回更加快乐,又时时担心,最后怅然、愤恨。作者为了将猫写生动,在抓住猫的特点时,注重了细节描写。由此可见,描写一种动物,细节描写不可忽视。
七、反馈与检测
1、多媒体出示检测题
(1)、文章围绕养猫的经过写了三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以猫的遭遇为线索。从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一句总领全文。结尾又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句收束全文可以看出来。
(2)、品析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的表达效果:
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
(提示:修辞+情感)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对第二只猫的喜爱程度。)
b有一次,(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提示:重在理解该词在句中流露出的情感)(“居然”一词表达出“我”当时的惊喜之情。)
2、抽一学生用第一称口吻简单介绍第一只猫,以此为实例教给学生介绍第二只猫的方法。
(提示:写出猫的来历、毛色、性情、家人态度、结局等内容)
示例:我,是郑家养的一只猫。是主人从隔壁家把我要来的。我一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在阳光下打滚儿,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做游戏,我的到来给大家带来新鲜与快乐。主人们都很喜欢我。可是不久,我渐渐...两个月后,我依依不舍地永远地离开了主人。
3、抽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八、课后作业
精读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1、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
3、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