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很开心,又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啦!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作品是《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竹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昨天我们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咏物诗《石灰吟》,作者于谦借助石灰描写了自己的志向,而这首《竹石》也同样是如此。作者是清代的郑燮。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人送外号“板桥先生”,所以也称郑板桥。
郑燮和于谦的一个相似点,就是郑燮也是一名清官,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有一次闹饥荒,郑燮请求官府给人民接济粮食。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是分腐败,只觉得自己过的好就行了,于是就得罪了上面的人。后来本来要把郑燮贬官,但是郑燮觉得这种风气实在不良,于是就特别生气,辞官走了。
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以卖画为生,他的一生只画竹、兰、石,画得栩栩如生。有一次,他正巧看到了自己画的最好的竹子,这竹子长在石缝里,却依然高大挺立,不生节支,他觉得竹子仿佛就是他的灵魂,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在郑板桥的画和诗中,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平常的静止的竹,还是有风和岩石的衬映。在郑板桥的笔下,竹子代表的都是清廉的高尚品质和顽强意义的象征。而作者也通过诗中“千”、“万”等词汇,写出了竹子的坚韧无畏,自信顽强,同时写诗人自己。如此清廉刚正的人,在清朝这滩浑水中,极少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