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要不要把之前计划好的二胎的时间提前一些,因为怕年纪大了怀孕和产后恢复可能都没有年轻时好。可是又觉得如果这一两年要二胎,我就上不了班了,老公一个人上班经济压力比较大,之前老公是坚持说不要二胎的,大部分原因是怕我一个人带两个太累,我身体比较差怕我承受不了,小部分原因可能他觉得压力大吧。19年年初老公的大姐做我们的工作想说服我们尽快要二胎,我说再看看,老公坚决地说“不要了”。19年一年来我一直在企图动摇老公。其实我自己不是没有想过只养女儿不要二胎,可是每每想到女儿以后的压力又动摇了。最近带女儿去体检看到的一幕更坚定了我的生二胎的信念。
那天带女儿体检要测血常规,上了二楼抽血的地方发现排队排到了电梯口,一边耐着性子安抚着女儿尽量让她安静地跟着我排队,一边焦急地看着缓慢地行进中的前方。发现我前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大概有四十多岁,男人旁边有个六十多岁样子的奶奶,还有个小男孩,可以推断这中年男人是老人的儿子,而小男孩是他儿子。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是带小孩来测血常规的,后面快轮到他的时候见他把老人叫过去,扶着老人坐好,给老人撩起袖子,然后疼惜地看着老人,一举一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孝顺。老人抽完血后他电话响了,只见他对电话那边用土白话说“额,妹妹,妈妈刚抽完血报告要等两天才出来,你放心吧,医生说应该问题不大的,你先不用过来”。我很好感地看了他一眼,心里自私地想如果我们老了,我女婿会像亲生儿子一样待我们吗?正想着突然旁边传来“呀,你流血了呀”转头向后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环卫工衣服的六十多岁的老头颤颤巍巍地一手端着一个盛着一小半尿液的小杯,另外一边手臂上血在往下淌,可能是一个老人抽血后没及时摁住然后又不小心划伤了,他没顾上流血的手,而是急着用不标准地普通话问“这尿杯要放哪,放哪呢?”护士忙着没理他,旁边有人说“放那个窗口那里就好了,他把尿杯放好后用手擦了下出血的手臂,然后颤抖着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纸巾弯腰擦试地上的血迹,擦不干净,想再擦,旁边人说“不要擦了,快点想办法止血先吧,有人会来扫”他没再擦了,转身走向了电梯,看着他那瘦小的孤单的背影我内心酸溜溜,相比前面那个奶奶,这老头显得格外可怜,老头有没有儿女不得而知,我想有的话应该不是这样吧,应该会像前面那个奶奶一样,至少生病的时候有个亲人在身旁吧。晚上和老公说了这一幕,然后思考如果我们老了病了,女儿的压力该有多大,人老了难免会生病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便,女儿顾自己的小家还要顾我们,没有兄弟姐妹的她会不会很为难,女婿会不会因此和她有矛盾……没有想过女儿会不孝顺然后全然不顾我们,因为孝顺家庭里养大的小孩不至于会不孝顺,只是想到她孝顺背后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压力,我说如果女儿能有个弟弟或者妹妹,那么这份责任和压力可以减轻一半,不是吗?老公答非所问,两个小孩肯定比一个小孩好,两个有伴,以后有事也有商量的人。可是要两个你会很累的,而且你最近咳嗽一直不好,身体也弱。我说我会好好养身体的,但是两个你的经济压力会很大呢?老公说“我没关系我主要是怕你身体受不了”,冲老公这句话我就不怕了,不怕生产的疼也不怕带的辛苦。
回想当初生女儿后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两年多前的那天晚上,老妈和小妹看过护士抱出来的女儿并知道我一切平安后,老公让老妈和小妹回去休息了,他自己一个人守在产房门口等我,看到我和女儿出来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弯腰靠近我耳边轻轻的说了句“老婆辛苦了”然后轻轻的在我的额头吻了一下好像忘记了旁边还在推床的护士,回到病房后老公忙前忙后的忙碌着。一会看女儿一会看我,因为顺产时侧切的伤口太容易出血,医生逢了好多次了还是那样,怕伤口再次出血医生干脆给我插了导尿管,老公隔一段时间就看看尿包有没有满然后倒掉。那时工作非常忙的他领导没批他陪产假,月子期间他白天工作,晚上不管多少点只要女儿哭,他都会安抚一下女儿,然后检查女儿的尿不湿要不要换,貌似女儿一岁前晚上的尿不湿大多都是他换的。老妈说他比妹夫勤快得多,妹夫很少会给外甥女擦屁股换尿不湿。
是的,有这么好的老公,自己辛苦一些又怕什么呢!我们能给女儿最好的礼物也许是能给她一个除了父母之外的血浓于水的亲人,一个能和她携手商量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