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淇兰舒
每个人,出生,成长,生活,看似是很自然的事,却有很多是固定的。你在这个环境里,那么思维也会被这样的环境同化,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如果这个环境让你觉得累,觉得压抑,那么,是调整自己的时候,比如,接触一些舒缓的放松的东西,比如读一本好书 或者,和让人愉快的人聊天,再或者和更换圈子。
想起一年前,自己的圈子真的是很狭小,接触的那几个人,没有一点动力,似乎更多的是负能量,自己有时也会带一些,比如,这个这个不公平,那个不该是这样,却忽视了地球不可能围着你一个人转,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着想。所有的不如意,别人都有,再怎么不快,也是于事无补,怎么办?
读了海伦·泰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有一个理念 :“忘我”,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忘掉自己的需要,在很多人眼里,自己也是别人,是路人,像是刮过的一阵风里,带过来的沙子,没有人在意,也没有那么重要。
难道真的要在这么无趣的环境中,消耗着自己吗,某一天,看了一个作者的文章,喜欢,再看她的诗,喜欢,觉得自己也可以像她那样写写文字,毕竟自己也是时常写写的,只是时常中断,要想写出好文字,就要持续不断的写。
于是,开始每天都会写一些文字,或是散文,或是诗歌,再或者是内心的感悟 ,状态放在文字上,遇到的负能量也没有那么在意,毕竟,世界很大,可关注的很多,重新申请了qq,里面的好友是和自己喜好相似的人,朋友圈里也是如此,欣赏对方的文字之余,却很少打扰。
时间在变,自己也在不觉中提升,尽管没有刻意去做,潜移默化还是很有用的。
很多的时候,人觉的累,是心累,没有目标,没人理解,没有共鸣,身体上的累很容易解决,不过是一次睡眠,心累,是因为你的圈子不能满足你内心的需要,尽管独处很重要,但是,不宜太久,你还需要有养心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