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拒绝做“慈善”
文:kissingeerr
经常在微博、微信里看到如下的文字链接
“天冷了,叔叔阿姨们把不穿的衣服寄给我们吧”,再附上几张孩子们满脸污垢的脸,破旧不堪的遮衣物,然后大大的标题写着请转发,文字最后会留下邮寄地址和联系人电话。结果往往是看的人多,转发的人少,点赞的寥寥。
一次,一位群友跟我私聊,叫他小A吧。小A跟我说他再做XX公益,想在我的微信群里转发一条公益链接。我说做公益是好事,支持。接着小A就在群里分享了了链接,并留下一句话让大家多转发和多认领的话。
说完这句就不见人了,本来聊得热火朝天的人突然都不说话了,气氛有些尴尬,我们这个群虽没有群规,但也从没人发广告。
过了一会群友小C找我:“K哥,刚才的那个小A你熟悉吗?”
朋友的朋友吧,没见过面,怎么了?
他好像加了好多群友,又给每个人单独发了一遍。
这时我觉得自己好像做的有些不妥了,因为“公益”就没有把关,给群里其他朋友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过小C倒是跟我谈了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小C是个标准的富二代,父母早年做水果生意,之后赶上了房地产热潮,在本地也算得上房地产的龙头企业。小C性格善良,从小就被送到国外求学,毕业后回来不久就申请去做支教老师,和别的支教志愿者不同,她是吃住在那里,而且一去就是两年多,而在支教的同时她也收获了爱情,对方也是一名支教老师,两人彼此欣赏决心一直守在大山里帮助孩子们。
可为什么两年多就结束了?我不解的问到。小C说,因为孩子们的心智变了,而改变的原因或多或少跟“慈善”有关。早在05年小C就投入到了支教事业,当时去到的那个山区,民风淳朴,孩子单纯可爱,贫瘠程度就跟现在这些慈善宣传中的差不多,缺水的地方的确脸是洗不干净的,到了冬天衣着也很单薄,当时她还为此跟父母抱怨过,让他们捐些钱改善下孩子们的条件,父母就召集了不少企业家朋友,去了几次大山,捐赠了衣物,改善了住宿条件。到了06年,去她们山区的企业单位就越来越多,几乎两三个月就有几个企业和慈善机构深入山区捐衣捐物。
可慢慢的她发现,孩子们的价值观变了,有的孩子经常问她那些叔叔阿姨什么时候再来?甚至有的孩子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反正缺什么都有人来捐。她第一次感觉到“慈善”的可怕,可固定来访的企业和慈善机构还是源源不断的来,有的企业为了宣传自己,还把山区的孩子们接到城市里,参加他们企业的慈善晚会,她发现去到城里再回到山区的孩子,有的开始沉默不言,有的则天天问她什么时候还能再去城市里。
为此小C和几名支教老师开始控制来学校的企业和慈善机构,可这些企业和慈善机构又找到了当地的教育局,在教育局的施压下,捐赠活动不减反增,几乎每个月都有企业来,教育局还请了县里的舞蹈老师和音乐老师,给孩子们排练欢迎晚会,每个月几乎都有一周时间是在为这件事情而忙。小C最终有心无力,结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回到了城市,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安定下来准备结婚。
当然,小C说的并不是所有的山区,但它的确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
有一本叫《贫穷的本质》的书,作者给我们深度剖析了贫穷背后的真正原因。书里提了一个观点,说我们对于穷人的很多看法都是错的。人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短视。比如说,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会马上让他辍学。虽说这样节约了眼前的教育成本,但是也切断了脱贫的出路。再比如,政府要求这些人接种疫苗,怎么说预防疾病都没用,只有告诉他们,接种可以送碗啊、盆啊这些东西,他们才肯去。所以你看,穷人之所以一直穷,还是因为短视。而且,目光短浅不仅会导致一时的失败,还可能让他们世世代代穷下去。
北大经济学家薛兆丰在某次论坛上说:许多人热心公益,哪里有灾害,就鼓励身边人捐水、捐物,然后跑去做慈善,但能去多久,待多久,去多远,能深入到毛细血管吗?你能去到的地方,带了10瓶水,可能自己就喝了7瓶水。
美国人威廉·伊斯特利在《白人的负担》一书中提出的问题,“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23万亿美元,却未能给每个儿童12美分,让死于疟疾的全部人类减半,未能给产妇3美元,让500万儿童免予夭折。”这是典型的慈善扶贫问题,这样的效率非常低。
那么很多热心的朋友会问,捐衣捐物不对,做慈善不对,那么如何真正的解决这些贫穷孩子的现状呢?最基础的是要靠当地政府的政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当地的商业,谁服务穷人最多?商人和市场,商人发现商机,实现当地资源的货币差异化产生利润,市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商业合作。换句话说,只有依靠市场创造财富的源动力,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我不反对大家热心公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也请那些准备做和正在做慈善的人和机构,真正的理解慈善的意义,提供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比捐款捐物更能带来良好的效果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