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个视频,几个画面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视频中明星梅婷抱着小儿子左右躲避背后3岁左右的大女儿,而女儿一直在找机会伸手打弟弟,梅婷给女儿一记凶狠的眼神。
当初看到这个视频,我特别心疼这个女孩。不是因为妈妈给她的眼神,最根本的心疼源于她总想打弟弟的举动。一看就知道她是个缺少爱的孩子。没有得到爱,又怎么释放爱呢?!

有二胎三胎的家长,大多都比较头疼孩子间的相处。但孩子间的问题,关键在家长而不是孩子本身。
1、给予孩子同等的爱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妈妈抱啼哭的宝宝,妈妈喂不会吃饭的宝宝,妈妈一直在照顾小宝宝。这些看在孩子的眼中,不会认为因为宝宝小需要被照顾,而只会觉得啼哭、不会自己吃饭、长不大的状态才能得到妈妈的爱,所以有些妈妈会感觉:怎么孩子返小了呢?他们开始爱哭闹,无理取闹,自理能力变弱,甚至又重新开始穿尿不湿了。

当然,孩子毕竟在年龄上有差距,不可能给予同等的照顾。在没有年龄区别的物质上,尽量做到公平。不能公平的时候,要在情感上补偿。例如,如果大宝嫉妒爸爸妈妈给小宝买了很多奶粉和尿不湿,那我们可以告诉大宝:“在你小时候爸爸妈妈也会给你买好多奶粉和尿不湿,现在你长大了,用不到这些了。这样吧,今天晚上妈妈可以做你最爱吃的菜,你想吃什么呢?”或者提议晚饭后让爸爸赔大宝玩游戏。
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但解读能力很弱。在孩子感受到但又不理解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一些解释,在情感上关注孩子的感受。

2、不一味的要求“大让小”
在兄弟姐妹的相处中,一味的要求“大让小”是很大的情感隐患。多方面的原因小宝得到的关注和偏爱更多,父母要求“大让小”,大宝不能很好的理解,只认为爸爸妈妈的爱被分走了,自己的东西也被分走了,有的时候明明是小宝的错,爸爸妈妈还是会因自己没有让着小宝而被责罚。结果就是大宝更不喜欢小宝,做不到爱护和疼爱,甚至会欺负小宝。
而小宝习惯被偏爱,被让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的性格。大宝总是委屈,小宝总是恃宠而骄,兄弟姐妹间的感情自然不太好。

3、让大宝参与照顾小宝
很多家长觉得大宝还是个小孩子,担心大宝会伤到小宝,不让大宝靠近小宝,更不会让大宝照顾小宝。越是这样越让大宝觉得小宝是个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他不知道这个被称为“弟弟”或者“妹妹”的小家伙是何方神圣,为什么爸爸妈妈更爱他,不爱自己。
只有让大宝参与照顾小宝,才能慢慢加深孩子间的情感。让大宝知道小宝是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他的亲人,但是现在需要他帮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小宝。

在照顾小宝的同时,既能培养孩子间的亲情,又能培养大宝的爱心、责任感,减少孩子间的摩擦矛盾,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在照顾小宝的同时,关注大宝的感受,才能看到兄友弟恭的温馨。希望多孩家庭都能在情感上成为端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