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大家似乎比前六天轻松了一些,不时讲两句闲话。
斜对面的小罗抬起头对我身旁的合作伙伴说:“过了今天,你又老了一岁哦!”
回头一看墙上的电子日历,猛然间发现,忙碌或悠闲之间,2018年的日历又翻到了最后一页!明天,我也将老去一岁,每个人都不可逃地长大一岁。
2018年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又结识了一帮新人。
一个星期,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手机的生活,除了想女儿。
前两天似乎是2018年最冷的两天,今天一早,天晴了。
下午工作结束后,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把凳子拉到窗边,烤着暖暖的太阳读书。被书中文物研究专家王世襄和妻子袁荃猷近六十年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爱情感动着!
窗外,大家又聚在一起烤太阳,天南海北地胡侃,来自不同地州的方言大会聚,我听得懂一句听不懂一句。声音最响亮,辨识度最高的是说普通话的一米八八的大个子小李。他祖籍白鹿原,在新疆出生长大,脑袋里装着很多故事,总也说不完,据说他还通中医,会扎银针。
太阳渐渐西沉,窗外人群散去。远处部队传来的军号声提醒我晚饭时间到了。习惯以水果代替晚餐的我,心想2018年的最后一顿饭,还是应该到餐厅去吃吧!生活需要仪式感,不是吗?哪怕是在与世隔绝的地方!
自助餐厅里与排出长龙,大家打好饭坐下,举起汤碗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然后一边吃一边评论着菜肴。大家一致赞叹厨师水平高,菜色香味俱全,整整一个星期十四顿,用重复的食材,几乎没有重复的菜品,据说最好吃的还在后面。要知道,在单调的生活中,对食物的期待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愫,无聊的时光就被满怀的期待充盈着。
饭后,照例是走路,顺着围墙边仅有的一条路走,路真短啊,一会就走到头,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
渐渐熟悉的人三三两两地组合,扯着一些闲散的话题,说到高兴处就放声大笑,晚风中洋溢着欢笑,算是辞旧迎新吧!
回到房间,我又开始想走之前与女儿发生的不愉快,反思做妈妈的一些错误点滴。想十一天以后回到家,女儿会与我和好如初吗?这些,是我这一周以来每天的必修课。
回想2018年初,我写了《愿生命从容》一文,总结了2017年的巨大收获,希望自己更加从容。可2018年,我似乎更加焦虑!也许正如一个朋友说的,到了这个年龄,除了孩子,已经没有什么事能让自己焦虑了。或者换一种说法,带着一个青春期且上初三的孩子的妈妈,注定不能从容吧!当然,这也是自己在为自己的急躁找个借口吧!
军营里一阵热烈的拉歌后,睡觉号声响起,外面好不安静,没有新年炮竹声,低空飞行的客机的轰鸣声不时划破夜的宁静……
(写于2018年12月3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