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快半个月了。
我想我来这有两个目的,一是挣钱,二是见见社会。
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我和学校里大多数女孩一样,活着的五分之四的花费靠父母,这让我很汗颜,每次打电话要钱的时候都难以启齿。我目前五谷不分四肢不勤,除开经济外的独立生活技能满满,仍告诉自己还有时间。大学过得漫不经心,既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也没有拿的出手的才艺,没玩过社团,没在图书馆上过自习,普通话没过,计算机没过,一直都意识到很重要的英语也一塌糊涂,四级估计还要明年再战吧。微博上有句话说最怕一生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记得十六七岁的高中时候刚刚有未来的概念,开始有自己关于社会,历史,人生,和家人朋友的思考,尽管如此,当时的国家社会观念也是渺小,只有眼前的这个小型朋友圈,家人,朋友和暗恋,暂且称为暗恋吧,这不重要。排序的时候想了好久,最后定下“家人—朋友—事业—爱情”的顺序。还曾想过自己二十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幻想中我应该是在一个省外的二本大学里自力更生,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大学里有什么兼职,却觉得自己能挣下生活费。很重视英语,早早地考了四六级,然后还练了字,报了一个乐器班或者语言班,学习摄影。年幼天真。高考后才知道,一本线上下的分数不好报大学,爸妈不希望离得太远,复读被拒…我自幼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恒心的人,对于前进的道路不能坚持,在后退的路上放纵地很有把握,比如家里提过最起码要上个好一点的二本,我就很有感觉的考了一本线差五分的分数,高考的时候毫不紧张,别人是到出分数都不敢对答案,我是考完一门对一门,仿佛高考前的模拟试卷,轻轻松松。
在见识社会这一点上,我想我大概是想看一看如果未来找不到工作,我会成为的最差的样子吧。上学的时候每一天都在告诉自己学习多么重要,不上学生活会有多不好,多痛苦,在朋友遇到困惑的时候也会用长篇大论来帮他解疑,可是这些都说服不了自己,我不会因为这些而上进,我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知道读书有多么重要,我知道上学与其他方式比起来是最舒服最简单的事情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去坚持。我用最可耻的方式浪费着父母的钱,他们还觉得我争了光。
曾经偶遇过不在上学的旧时同学,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打工很苦。未曾见识过,还是不知事。来到这里,等待住宿体检弄了三四天,然后分到了夜班,一月一调,放了双休作息也暂时不能调回去。产线还没有开,每晚坐在培训教室里不能睡觉不能说话就算是上班了,忽然觉得人的时间和健康真是廉价。还要看那些老员工们狐假虎威,仿佛他们就是让我们这些未出世的大学生感受社会黑暗面的第一课。
早上的时候听到门外走廊口上有人在打电话,应该是和自己的小孩吧,叮嘱着要先写作业再去跳舞,还说自己给买了吃的,过几天就到家了,絮絮叨叨说了半个多小时。昨天吃饭的时候旁边坐了两个姑娘,互相交换着自己老公是做什么的,结婚的时候是买了房还是买了车。我不知道是我眼光稚嫩还是她们过于成熟,这里的人们看似年龄相仿,与我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