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周前,我在微信上给M道了个歉。
事情是这样的:
两个月前,M在微信上找我,托我帮TA找一份工作。
我那时候正在忙,大概问了几句,大意是想做哪一类,有什么要求之类的,M说都可以。
我说好,那我问问朋友,尽量帮你找,末了还加了一句:未必适合你的哦。
M马上回复说干什么都无所谓,还连声道谢。
这对话就完了。
结果那几天我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之后M也没问过我后续,以至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把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直到两周前,见许久没发朋友圈的M发了一条信息,我这才想起这档子事,连忙私聊,并问TA工作找得怎么样了。TA说已经找到工作,在上班了。
我实话实说,说这一忙把这事给忘了,并向TA道歉。M也回了个表情,说没关系,知道你忙。
M是个厚道人,我知道TA不会怪我,但我还是很不好意思。
2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像M那样通情达理的。
在网上看到B的一件事。
B喜欢写作,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文友。其中一个文友是开网店卖女装羽绒服的。
有一年暖冬,文友的羽绒服滞销,就问B可否帮忙推销一些。
想起公司女同事居多,且有上网购物的习惯,所以当时的B并没多想,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还说最少可以帮忙在她公司销售多少件云云。
结果呢,悲催了。
因为款式、价格、品牌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一个同事来帮衬。
B觉得这样的成绩不好跟文友交代啊,于是又私下找了好友、亲戚、老同学,这才勉强卖出了四五件。 而这个数量跟她当初说的数量相差甚远。
自己打的包票没兑现,B顿觉尴尬。
更尴尬的是,B发觉从那以后,对方总是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约TA总没空,聊天也没说两句就说忙了要下线。
从对方的话里言间,B知道对方是误会自己了:以为她对羽绒服的事没上心,为人不地道。
面对这样的怀疑,谁都无力辩解啊!
B的冤,冤在遇上一位只懂求助、不懂感恩的文友,也冤在,本应是让彼此关系更紧密的仗义相助,却出乎意料地把关系毁了。且这冤,是因B一时口快,轻易许诺啊。
3
《礼记•表记》有云: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己怨。
意思是说,对他人许诺而又不付诸实现,可能会引起对方怨恨/灾害至其身上。所以君子宁可别人对自己埋怨/怨恨,(也不轻率许诺)。
可见,不轻易许诺是有道理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人心终难测,所以做不了君子,也注意不要平白无故地吃力不讨好,成为“蒙冤的小人”。
现在都流行说靠谱,我想“说到做到,做不到也有个合情合理的说法”会是靠谱的一部分。
而人要做到说到做到,无非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让自己无所不能,这样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就能随时随地调兵遣将,排疑解难;
但要做到这一种很难,毕竟人不是万能的。
第二种则是不轻易许诺,只答应自己有把握做到的事,且要给自己留点后路:
应该可以,我打电话问问看;
我试试看,大概问题不大,但也不一定;
我问问看,完了给你回话;
……
这样一来,对方期望值降低了,台阶也给自己留了,可保“关系”周全。
之后呢?鞍前马后竭尽全力:
倘若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对方低预期高回报,得了惊喜,你也可问心无愧地收获感激;
万一点背,大概率事件成了小概率事件,自己也有个说法,加之对方被打过预防针,心理落差不会太大,怨怼的概率也低;
最要不得的是,有着第一种人的嘴巴,却没有第一种人的才能,“口”高手低,只说不做,时间一长,就成了别人眼中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的典型。
有句话说,话没出口你是它的主人,话一出口,它就是你的主人。所以,不把话说得太满,谨言,慎行,总不会错。
4
信用是一座沙造的塔,建立起来很难,摧毁它却很容易,不要因为图口舌之快却力有不逮,被人贴上言而无信的标签,太冤。
其实啊,不轻易许诺,对双方都有好处。
不轻易许诺的一方,少了被打脸的机会:不轻易说行,说了就坐言起行,这样即使事黄了也容易让人接受,虽然这样短期内会让人以为你冷血,冷漠,不热心,但长期看来,反能让人信服,且尊重;
被许诺的一方,没有过分的期待,也就少了过分的失望;
谨记:君子重诺,而不轻易许诺;小人轻诺,因而不断许诺。轻诺者,寡信。
总之,不乱开空头支票,不轻许空头诺言,是怕平添无谓麻烦,损坏自己名誉,影响彼此关系:
不随便答应,不是我冷血无情,也不是故意针对你,而是我确实有难言之隐;
不敢给你明确的答案,恰恰是因为我珍惜你,珍惜我们的关系,怕难以掌控的世事,给我们的关系掺杂本无必要的不稳定因素;
不敢随便答应你,是怕一不小心辜负你啊!
一句话:能做的,必定倾尽全力,倘若结果不如人意,也请多多包涵。
我是悟恩,本文作为个人检讨,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