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开始有点难读懂,但是知道这是值得一读的,即使读不懂也要读下去的书。于是按打卡的方式来读,每天读上10到20页,现在读完三分之二。想来说说我学到了什么,没有固定格式的想到哪里说到那里。
我读到这里之后,也发现自己更喜欢安静,喜欢高山。我一直有坐享的习惯,当我体验到极安静,内心是充满感动的。这本书读到这里来才知道是和哲学有点关系,之前没有认真的去读过哲学书籍,但是我愿意潜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他写的旅程,他写为什么高山有它的庄严和宁静,他说一句话:
而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长进的路。就好像那些在我们身后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
读到这里不只是喜欢高山和安静。我还想到在读千古流传的文章《王小波对于我们的意义:我,TM就做自己!》他说,要达到真正长期且持续的心性幸福,是追求思维的乐趣。这是王小波对他的人生底色最大的影响。王小波是这样说的: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
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也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个世界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嫉妒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他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浩浩江河,虽然惠及一切人,但这江河决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我只是想到了我自己,小的时候喜欢安静,也喜欢幻想,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我想找到身边的人说,大部分回应是,你想那么多干什么。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是做错了。当我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作者说到高山和灵性,又想到王小波说过的思想的乐趣,忽然发现可能我也并没有错,只是我有点孤独。
接着来说《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我还记得什么。他说我们应该专注。比如写作也一样,当我们想要表达,观察的东西太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很焦虑,无从下手。这时候不如列个需要写的清单出来,然后找到最值得写的,专注,开始一点点的来写。比如作者说到自己的儿子和他从高山上下来很高兴,想要给妈妈写一封信,想要告诉她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作者就让他先列个清单出来,然后找一找哪一个是最想要写的,慢慢开始写。
还提到到卡住的时候怎么办。比如我想到了当我写作卡住了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书上有这样的说法:
其实怕被卡住是不必要的,因为被卡住得愈久,你就愈看得清楚让你脱困的良质。要想了解良质,不论是在技术工作上或是其他方面,无私地接纳这种被卡住的现象是个关键。
无私的接受自己现在就是被卡住了,我想到了当我坐享专注于呼吸的时候,我知道注意力总是会跑走,我要先有无私的接受我的注意力它就是会跑走的这个事情本身,我才能更好的了解的我的注意力,我就会有所改变。
写作被卡住了呢?接受就是就卡住了这现象,然后慢慢再去想,下一次再出现被卡住,写不出来的时候,我该怎么做才算是有所准备呢?比如,我是不是应该早一点开始写,我是不是应该先给自己列一个标题的大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