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总是阴雨绵绵的,季节过度的也非常快。每次到了餐厅都不知道该选择吃什么?总是被一排排的江南小吃所困惑。依稀记得高中那会,每次放学总会不假思索的奔向同一个摊位。校门口有许多卖饭卖小吃的个体经营者,那时候的饭没有现在的贵,也不如现在的花样。但它却比现在的可口,比现在的温馨。
快放学的前几十分钟,校门外总有一个身影在忙碌着整理自己的摊位,为即将放学的学生准备一碗粥。这位阿姨每次都会煮一大锅粥,锅里的粥是用大米和梨、红枣做成的。她做的粥甜甜的,香香的,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她做的粥让人感觉有种妈妈的味道。每次买粥,不管是谁,阿姨总会盛的很满,直到饭盒里的粥快要溢出来才肯停手,当然阿姨的粥卖的也是最快的。阿姨每次都会对每一个买粥的人说:乖,慢慢吃,吃完了再盛不要钱。每次阿姨都会这么的热情,脸上也始终挂着微笑。若是有哪位学生路过阿姨的摊位想喝粥,但却没带钱的话,阿姨会把她叫住,不收钱且为她盛满一碗热腾腾的粥。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阿姨仍旧一个人像往常一样卖粥,凛冽的风吹在她的手上,时间久了,阿姨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裂痕,里面混着血。善意,它如冬日里的阳光般洒在每个彼此相互取暖的人身上。在一个寒冷的傍晚,一个姑娘走向了阿姨的摊位,把护手霜放在了阿姨手里,并为阿姨细心的涂在手上。那一刻阿姨笑了,我们也笑了。对于我来说,那一碗热腾腾的粥,不只是填饱了肚子,它也为我们这些离乡求学的孩子增添了一份冬日的温暖。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不知那位阿姨是否仍在卖粥,是否仍旧用善意对待每一个来买粥的人。我相信,有种东西一旦它形成且固定了,那么它便会持久不变,这种东西便是善意。其实,做个善良的人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