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在漂泊了这么多年之后才能清醒的看世界,却又没有经历过太多苦楚,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我不敢说这种眷顾是我善良的本心,但是我似乎也找不到受到如此偏爱的理由。
这是一个初春的午后,阳光斜斜的照在我的书房,这书房本是客厅的一部分,经过巧妙的隔档,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从西侧的飘窗望去,还是淡灰色的冰城之局部映入了我的眼帘,经历了质量不佳的午睡,我看着模糊的斜阳有些恍若隔世,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以前我是不去听,而今我听得到它流逝的声音。
从小我是一个被父母宠爱的家里最小的孩子,由于上学的时候受到了太多的庇护,养成了一种怯懦的性格。凭借一路向前的勇气和还不算太差的运气,小心而嗫喏的寻找着人生的定位,一路荆棘是自己的咏叹,而与实质上的坎坷相比,心理的重负,那种担心和恐惧却无时无刻不侵蚀着我的内心。
有的时候,我说自己要勇敢一点,可是我惊异的发现,所谓成熟,似乎又是更小心翼翼的代名词。
我二十岁的时候,锋芒毕露。我只身在这陌生的城市,牢牢的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只是为了能够在这熙熙攘攘的名利场得到自己的生存栖息之所。那时的我倔强、臭脾气,总是感到希望在前方。
微博上一个好友,是2002年左右在单位独身宿舍一起起灶做饭的四川籍同事。当时他风华正茂,也是我们眼中的完美的人,颜值上乘、身材高大、烧得一手好菜、乒乓球篮球样样精通,当时他辞职不是到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经济活力的城市,而是回到成都与青梅竹马的女友开了一家烧烤店,一时传为佳话。而今,他也是中年人了,微博上的各种困惑和思索,以及来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溢于言表,可知人生中年开始的艰难,虽不是人人都有,但是以他这样快马轻裘、少年侠气的性格,也受此负累,可知不假。
在那些年浑浑噩噩的日子里,我浪费了大把大把的珍贵时光。如今的我能够醍醐灌顶的反省、入木三分的反思,是因为自幼的理想在远去,而自己不得不接受另外一种被动而狼狈的生活方式。而说四十成年,是因为我的确不能再像过去的二十年间恣意的过活了。
我曾那样痴迷于杯中物,却不能解释为诗酒趁年华。更多的时候我把饮酒作为一种与饮友之间诚挚的表达,虽说有一些可嘉的名声,可是更多的时候这些成为负累,伤了身体,误了时光;我曾执拗的坚持从书本上学来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观,甚至曾经想用这些改变至亲挚友,可是想来若非涉世之初得到那样清正的环境,真不知道当初的跌倒有多沉重,还能不能够翻过身来;二十年黄金时光,我读过几回书呢,现在的我开始了经典普及计划,却想起了那句“好读书不好读书”的警世箴言;许多慵懒的习惯,在受到哪怕是一点点打击也开始沉迷躲避,养成了迷蒙的惰性。
如果说成熟是诡辩、油滑和粉饰、无情,那么我达不到那些高度,只是能够明白一些浅显的生存之道,而说四十成年,是因为我终于开始摒弃那些躲避现实的庸碌及不良习惯,从这个年纪开始珍重时光、勤勉的坚毅前行。
为自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