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老家看看,本想到安庆包子店带点发粑回去,没想到关门了。不仅这一家,在本地工厂打工的外地人,大多数也回去或打算回去了。
我隔壁是一家四川人,达县的,男的做卤菜生意,女的和儿子、媳妇在织布厂上班。男的在一周前就不做卤菜了,歇了。一次在门口闲聊,我问他怎么不做生意了,他说天气冷,一天卖不到什么钱,不干了,歇歇。我问他们今年在哪里过年,是回去还是在这里过年?他告诉我,他们都回去过年。他说他们在这里打工的人,有的已经回去了,最迟的不超过20号,都要回去,反正现在有车子,回去也方便。
这倒让我想起了两个事情。一个是,相比之下,我们这儿的人倒没有那么随便那么潇洒,一般都是坚持到厂里最后一天下班。其他厂里不知道,去年我老婆的厂里就是本地人在留守,干到最后一天,估计今年也是。还有一个,就是原来我们本地人出外打工,大约也是在过小年之前回来,出门在外的人都差不多,年关附近,归心似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所以走得干脆。这几年,随着集中区工厂的增多,本地人出外打工的少了,家里人基本都是在家里或附近干活,也就感受不到思念亲人的痛苦了,而且随着交通运输和电子通讯业的发达,即便是在外地工作,只要不是特别偏僻之地,回家或见面倒也不是难事,因而也就谈不上有多少思念情了。还有一个就是,现如今,只要不是太老或是太懒的人,都在奋斗,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想这个那个了。
条件跟上了,感情反而淡了,利弊相随,有舍有得,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些。
(二)
下午从老家到婆婆家看看。
要到安置点的时候想到夜22路公交开通了,原来在附近散步的时候看到有一个站点在安置点下面的一个厂房附近,就驱车去看看具体位置在哪儿,到底是哪一站。
站牌果然设在安置点北偏西方向一条通往飞机场和街道的路中间,没想到居然是最后一站——新能源产业园站。这里离婆婆家也只有一公里不到,路很近。我和婆婆说起这事。她老人家说,以后在她这里吃晚饭,回去的时候就可以坐这趟车,这趟车虽然一个小时一班,但因为有固定时间,算好时间乘车倒很方便。
有了公交车,晚上回去确实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