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出游的旅行工具会更多地选择高铁或者是动车。放暑假期间,我参观同学聚会和旅游都是选择坐动车。冒着烟的,鸣着汽笛声的火车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常常会想起它!
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就和哥哥两个人第一次坐火车,那时我小学,哥哥初中,因为外公去世了,爸妈都回家照顾家里,只留下我们两个人。外公去世的那天,我和哥哥一起坐动车回了老家!只记得那时的我紧紧跟在哥哥身边,寸步不离。当看见爸妈的那一刻我们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15岁那年,我考上了电力中专,学校在泉州。而我的家在南平!一个闽南一个闽北。于是我就开启了四年求学路上的火车之旅。那时从泉州到南平都要先到厦门搭火车,厦门是中途停靠的,坐到南平要9个小时左右,从晚上九点钟坐到早上六点钟。我经常在睡眼惺忪的状态下走下火车。
那时的火车,鸣着汽笛“匡吃匡吃”地驶进站台,我们检票之后就被拥挤的人流推撒到了站台上。特别是过完寒假回校的时候,回家乡过年的人也要回去工作!人挤得满满当当。我个小,有一次,实在挤不上车厢的门,给我送行的妈妈,看见一个车厢的窗户打开的,就和他们商量:你好,请你们帮个忙,我女儿赶着去学校读书,你们让她从这里上去吧!也许是因为妈妈的恳切,也许是看我特别的娇小;他们竟然同意了。于是,我被前拽后推的从车窗拉进了车厢!再把行李从窗户递给我。上了火车就算没找到位置,那一刻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那时的我看来,上火车就是一场战役。能不能坐上火车就是战役的成败。战役从买票开始,逢上春节买票特别艰辛,排尽大长队也不一定买上,黄牛票也买过。虽然最惨的就是从窗户爬进车厢,造型难看,但是好在我每次都打战成功。
上了火车以后又要面临另一番景象,各个地方都挤满了人,有时候甚至连行李架上、座位底下,都有人躺着!那时候,大家天南海北地聊天,无所顾忌地说话,整个车厢闹哄哄的。经常在车上能碰见陌生人,因为畅快地聊天而成为了朋友!互相分享见闻,分享美食,互相讨论人生、讨论梦想。最经常说的开场白: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坐上这辆火车是要去那里做什么事。这三个问题好像是人生的提问!所以总能引发后面一大堆的话题!漫长的火车旅程就不显得那么枯燥乏味了!不知不觉就到了!
那时的我,最佩服在火车上的一类人,就是拿着各种零食,卤味、水果、瓜子叫卖的人!“鸡爪、瓜子、可乐、花生……十块钱了啊,……鸡爪、瓜子、可乐、花生。”他们手里、肩膀上挎着装得满满当当的各种吃食!就像一个移动“货架”。但是这个“货架”的移动能力堪称一绝!多挤的车厢他们都能挤过去,还能不时停下来让顾客挑选,付钱。火车上的餐车都比不过他们灵活的身影,用现在的话来说,轻轻松松甩你几个车厢。那时,到了一个站台,会有当地的居民拿着本地特色的水果或食物递到窗前向你兜售。有时候是想换钱上学的小孩子!我经常会买一些来吃!便宜又好吃!
那时的火车,叫卖声、聊天声、火车的轰鸣声,好像一曲交响乐!虽然嘈杂可是有浓浓的烟火气息!对那时刚出家门去学习的我来说,一切都很新奇,火车上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火车是我和社会的亲密接触的地点!它是随和亲切的,包容力很强的!
如今,坐上动车,没有了那时的拥挤不堪,变得整洁干净的车厢,大家却很少交流,各自戴着耳机或者看着手机。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车厢里广播了好几次,餐厅有供应套餐,可是去用餐的人寥寥无几。方便了快捷了!可是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缺少了很多的烟火气息,缺少了人情味,多了冷漠,多了距离。
我还真有点怀念记忆中的动车!我想,很多事情和事物也一样,有时候不是快就是好的。慢一点,可以看见不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