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很火的书——《原则》,作者是瑞·达利欧,全世界顶级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
书里面他分享了帮助人们实现人生愿望的一套流程,我觉得很受用,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
达利欧说,在他看来,个人进化过程通过5个不同的步骤发生。如果你能把这5件事都做好,你几乎肯定可以成功。
这五步大概是:
- 有明确的目标
- 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能容忍问题
- 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 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 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这一套方法有点像PDCA戴明环,先做好详细的Plan(计划),再去严格Do(执行),事后根据反馈Check(检查) 流程并寻求更好的做事方法,最后Act(处理)不足之处,执行新的方案。PDCA通过不断的循环改进来帮助人们精益化做事,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而达利欧提出的实现人生愿望五步法,其实是在PDCA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清晰、简洁、明确,但同时,对一个人的执行力的要求也极高。
以下简单分享一下,读完书之后,自己对于这套方法的理解:
01 / 有明确的目标
关于目标,书中反复提及的是,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欲望通常是直接结果。
比如我为了更舒适地写作,想要换一台高档的笔记本电脑,但换过电脑之后,反而没怎么用它来写作,净打游戏了。这里更舒适地写作是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而想要换一台电脑则仅仅是我的欲望。如果我为了换一台好电脑而拼命赚钱奔波,就本末倒置了,因为最初我只是想更好地写作而已。
其二,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尽量精简,想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一个人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所有东西,所以选择一个目标通常意味着放弃你想要的一些东西,以得到另一些你更想要或更需要的东西。
其三,设定目标的时候就设定目标,不要想如何实现目标或者出错了怎么办,也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你所认为的可以实现只是根据眼前认识做的判断,一旦开始追求目标,你会学到很多,尤其是在和他人沟通的情况下,你从未预想过的道路会呈现。(这一条加粗)
——
02 / 找出问题,并且不能容忍问题
阻碍自己实现目标的问题是什么?是能力不够?还是经验不足?
不要逃避问题,因为问题根植于看起来并不美好的残酷现实,这些问题极有可能会触发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我们必须把问题摆上桌面,把令人痛苦的问题视为考验我们的潜在进步机会。
——
03 /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先把问题是什么弄明白,再决定怎么做。
达利欧告诉我们,根本原因会在看似不同的情境中重现,而找到并处理根本原因的过程会不断地带来回报。
困难的是,在寻找问题的根源的时候,我们必须好注意区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因为只有消除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在面对某一项工作时,你不断地拖延,直到最后一刻才交稿。你觉得是自己完美主义所导致的拖延,但仔细分析后才发现,是这项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对它们的回避,才是导致拖延的罪魁祸首。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才是根本原因。
另外,和制定目标时相同,当你诊断问题的时候,不要想你将如何解决问题,只是诊断。混淆这两个步骤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因为这会妨碍你发现真正的问题。
——
04 / 规划方案和坚定地执行方案
规划做得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制定了方案,就要坚定不移、从头至尾地执行起来。同时,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我们在严格地执行方案。
如果自己不能严格地执行方案并评估,达利欧建议说理想的做法是让其他人客观评估并报告你的进度,孤立地执行方案很容易遭致失败。
——
达利欧的这套方法,看起来很简单,理解起来不难,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极难,因为这同时需要:科学制定目标的能力、做长短期规划的能力、理智评估的能力以及出众的执行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达成一个目标,不是目标本身的问题,而是缺失了某些能力而已。
达利欧在书中阐述这五步法的时候,能感受到他言语背后的勇气与坚决——设定目标的时候就设定目标,不要去想是否可以实现;诊断问题时就诊断问题,不要去想如何去解决。这让我们不会因为内心的恐惧而与自己真正渴望、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失之交臂。
虽然我觉得达利欧的这套方法,更适合团队,而非个人(因为很少有人仅凭自己便能坚持贯彻整个流程),但至少有一点我们是观念相通的——不要畏惧你心中的渴望,勇敢地去追逐,追逐目标的过程,就像探索迷雾丛林,一开始什么都看不清,但只要认真做好每一步,你将获得必需的信息,以便进行到下一步并将其做好。
如此,人生的画卷会在你眼前不断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