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
【原典260】
【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
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问:“快乐是心的本体,不知道遇到父母去世,在哀哭的时候,这快乐还在不在呢?”
先生说:“必须是大哭一番之后才能快乐,不哭便无法快乐。虽然在哭,但心的本体并没有变,还是快乐的。”
【原典261】
【问:“良知一而已,文王作《彖(tuan)》,周公系《爻》,孔子赞《易》,何以各自看理不同?”先生曰:“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汝辈若不肯用功,连笋也不曾抽得,何处去论枝节?”】
问:“良知只是一个,但是文王做《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写《十翼》,为什么他们对《易》理的看法如此不同呢?”
先生说:“圣人怎么会拘泥于教条呢?只要大体上是出于相同的良知,就是各为其说,又有什么害处?就像一个园子的竹子,只要长着竹子的枝节,就是大同。如果规定枝枝节节,长短大小都要一样,那就不是造化的神妙了。你们只要去培养自己的良知,良知相同,就不妨各自表述有差异。如果不肯用功,就好比种竹子,连竹笋都发不出,还讨论什么枝节?”
【原典262】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冶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个慈父。”】
乡里有父子二人打官司,请先生裁断。先生的侍从意欲阻止,先生却让他们进来说说。话还没说完,父子二人就抱头痛哭而去。
柴鸣治看见了,问:“老师您跟他们说了什么呀?怎么这么快就让他们感化悔悟了?”
先生说:“我说舜是世间大不孝之子,瞽瞍是世间大慈之父。”
柴鸣治很惊讶,请教先生为什么这么说?
先生说:“舜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是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记得这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现在为何不能让自己高兴?却不知道自己的心被后妻改变了,这就是越自以为慈爱,越不能慈爱。舜一直想小时候父亲多爱我啊,现在不爱我,那一定是我大不孝,所以愈发孝顺。等到瞽瞍高兴的时候,他不过是恢复了自己慈爱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古往今来第一大孝子,瞽瞍也成了慈爱的父亲。”
【原典263】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注释】
《论语》:“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先生说:“有农夫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并非有知识事先准备好了来回答他,心中也是空空如也。只是孔子根据农夫自己知道的是非两端,帮他分析,那农夫自己就弄明白了。那农夫自己明白的是非,就是他内心本来就有的天赋准则,即便如圣人那么聪明,又如何能增减得一毫?他只是不能自信,孔子帮他一分析,是非曲直就一览无余了。如果孔子和农夫谈话的时候,想要告诉他一些知识,就不能使他悟到自己的良知,反而将良知与道一分为二了。”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
%E8%l���8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