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作者其人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02—日记介绍
1977年10月25日,罗兰•巴尔特的母亲在经历了半年疾病折磨之后辞世。母亲的故去,使罗兰•巴尔特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他从母亲逝去的翌日就开始写《哀痛日记》,历时近两年。
这是一部特别的日记,共330块纸片,短小而沉痛的话语,记录下了他的哀痛经历、伴随着哀痛而起的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他对于哀痛这种情感的思考和认识。
03—日记展示
我很痛苦。我无法忍受看到我的苦难被别人简化(还原),——克尔凯郭尔说,有人在使我的悲伤一般化:就好像有人在偷走我的悲伤。”1977年11月29日
自从妈妈死去,我的生活就不能把自身建构为记忆。单调,没有“我记得⋯⋯”的震动的光晕。1979年6月18日
”……我告诉自己:那就是妈妈。她从不用元语言,不摆姿态,也不用某种深思熟虑的意象。这就是“圣洁”之所是。“1978年10月25日
我郁闷地沉思托尔斯泰的故事《谢尔盖神父》。在最后的一段情节中,当他遇到还是他童年时候的模样,但如今已经是祖母的小女孩,玛芙拉——她只关心她爱的家人,没有提出任何关于圣显,圣洁,教会等的问题——的时候,他找到了安宁(的意义或对意义的豁免和免除)1978年10月25日
她具有的深刻的谦逊——这使她占有,不是什么也没有(禁欲主义),而是非常少的财物——就像她想要,在她死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对曾经属于她的东西的“摆脱”。1978年10月3日
”痛苦是自我主义的一种形式。我只说我自己。我谈论的不是她,我说的也不是她,我不是在做过度浓重的描绘(就像纪德为玛德莱纳做的那样)。(但是:一切都是真的:甜美,活力,高贵,善良)“ 1978年8月21日
“我们俩都保持沉默”——关于普鲁斯特与他母亲的分离的痛苦的篇什:“但如果我离去数月,数年,⋯⋯”,“我们俩都保持沉默⋯⋯”,以及 “我说:永远。但那天傍晚(⋯⋯)那些灵魂是不朽的有一天会重新团聚⋯⋯” 1978年8月10日
”哀悼。在被爱的存在之死上,精确的自恋阶段:一种自疾病,奴役中浮现的自恋。接着,逐渐地,自由涂上了一种沉重的色彩,孤寂进入,自恋让位于一种悲哀的自我主义,一种大度(宽容)的缺乏。“ 1978年8月3日
”我活在我的痛苦中而这使我快乐。使我远离在我的痛苦中生活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不可忍受的。“ 1978年7月31日
04—个人心得
★全世界最特别的一部悼念书,最沉重的一册怀恋语
★每个人都有母亲,巴尔特的哀痛,也正是我们的哀痛
★看哀痛作为一种情感,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