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安德烈·纪德
今天聊聊高中作文吧,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饱读诗书、精通数字的那些年,也是被应试束缚,被标准胁挟,被规矩框陷的青春,但
之后一天天过着流水般的日子,那些曾经,似乎是这不长的河中最熠熠生辉的那几个小浪花了。
具体的自主招生政策不清楚,但“参加作文比赛”进而参加自主招生,我是第二次听说。这次是室友的妹妹读高一,写了篇回忆性散文《那棵树》,能感觉到孩子要挣脱模板束缚的近乎强大的意愿,但反而落入再一个俗套,显得格外刻意。
如此回想,自己的作文。基本都是类似“八股”格式的排比、举例、小标题,能让屈原跳个几百回的江,能让司马迁宫刑几百回,尤其尴尬的一次是,语文老师读作文,我居然把张海迪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到一起,当时特别想说,老师,我输出太快,脑袋撞车了。如此这般,我高中语文作文分数还不算低,想想真的很尴尬。
我不是不想要挣脱,可是没办法,改不了。考试中你稍微不按套路来,又没有能力写成汉赋,为了高分可不就得按照默认套路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文首的排比好看一些,文章的结构有个递进,到文末有个总结呼应,如此,便好。
而私下自己的文,更是不忍心去看。没那个才气,还偏偏喜欢细腻优美的文风,仿着写出来,就格外矫情,格外不搭。奶奶外婆必定是慈祥微笑地抚慰着你的脸,与妈妈相关的词就是贤妻良母优雅端庄,时不时出去玩还是快乐、高兴且乐于助人。那时候写出来的回忆与人物,根本不敢让别人看,生怕别人来揭穿你,因为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写的是谁,尤其是对自己的美化和杜撰事实,更是“毫不留情”。
但也是奇怪,小时候总是想着各种办法,从描述从语言,显得自己很老成,可是现在,就想让自己的文字怎么舒服怎么质朴怎么来。为什么我们在拥有能发现描写细节与真实的时候刻意杜撰未经历的人生,用那些大到从未了解的形容词。而现在,已经失去了孩子般的敏锐,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但那时的自己就是不懂,不懂自己的文章多么不好,也不懂最简单的记录描述表达自己最为可贵。可这些,可能就是成长吧。
想想老师们也是辛苦了。
而自己,以前没有才,现在依然没有才。
但可贵的是,能够正视自己,能够真诚回忆。
图片|花瓣网
文|郭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