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Vivienne
——读《双琴祭》有感
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追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赞叹了情比金坚的友谊;但是世间也有凄凉的悲剧,而《双琴祭》便是其中之一。
琴取于材,材取于树,两棵树相依相存,陪伴着对方成长。随着老制琴师的离去,他的儿子完成了老制琴师的夙愿——同时做了两把不分轩轾的琴。这两把琴,似挚友,更似恋人,相辅相成,难以分割。他们在琴店里等待着属于他们将要来临的宿命。因为老制琴师的对这两把琴的个人情感的寄托,营造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的环境背景,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环境下,塑造出典型人物,也就是后面分别拥有这两把小提琴的好朋友,从而完整地展开了一个悲剧的描写过程。
在小说篇头曾埋下一个伏笔,是老制琴师与他师兄的之间的情感纠葛,然而小说的结局中,那两位友谊深切的小提琴家最终也是难逃老制琴师与他师兄间的宿命。小说以两位小提琴家的命运为主线,以小提琴的命运为副线,双线合一,表明了人与琴之间的命运的共同体,以琴喻人,也以人释琴。那么,这个悲剧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在于人们的比较心理。正如老制琴家所言:“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这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现,我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总是会不自觉地去比较,而我们自己,也总是处于不断地被比较之中,如此循环往复。就如我们不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都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而当我们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时,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理:胜出,则会沾沾自喜,不及,亦会找无数个借口来求个心理平衡。正是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两位小提琴家的盲目比较,妄评他们的演技高低,才会点燃这个悲剧的导火线。世人只懂得欣赏艺术,却不知如何去维护艺术的美好,是一种可悲。
第二,源于人们的无聊生事、爱看热闹的心理。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喜欢看热闹,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倘若你走在大街上,发现前面有几个人围成一圈,此时你必然会感到好奇,然后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有一次我在一个饭店吃饭,对面人行道上的两个人因停车位的事情而大吵起来,起初周围没人,随后三三两两,过路的汽车也会停下来观望,到了最后里三层外三层得围了起来,甚至连我们这条人行道上也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其实我一直觉得,当众骂街是一种特别没有素质的事情(虽然确实挺爽),中国人不是特别崇尚“家丑不可外扬”的么?虽然这算不得什么家丑,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那又何以当众喧哗!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一群麻木的人。而在本小说中,虽然人们并未达到“看客”那种程度,可也是因为他们的“人心喜睹分裂,有时甚于祈求合谐”、“人心一旦发现了美中不足,其实和最初欣赏美时是一样快意的”这些无聊想法,而致使两位小提琴家被迫分离演出。人们的唾沫是多么可怕,它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时,也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毁掉一个人。既然古人可以做到高山流水,那为何现在的智人执拗于毁灭这一种双琴协奏的美好,世间又有多少的美好事物是因为世人的这种“古怪”心理而毁于一旦?更可悲的是,世人毁灭了这些美好却又不自知,正如双手沾满鲜血的人质疑着谁才是凶手。
第三,传媒界不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反而推波助澜、蹭热度。媒体作为正能量传播的主要渠道,引导着整个社会形态的思想、文化趋势,他们更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像小说中的“传媒界也寂寞”那样,为了掀起点事情,而盲目咬住“众说纷纭”之事来炒热度,来亢奋地讨论着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却因细枝末节的原因而揪着不放。两位小提琴家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无聊的看点和兴趣而造成的,而人们的这些行为又莫过于心灵的扭曲。
第四,来源于人们的嫉妒心理。一方面是“别人”的嫉妒,世人在欣赏美的同时,难免会生出妒忌之心,妒忌他们两人合奏的珠联璧合,妒忌他们的成就,妒忌他们的友谊,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寻找一些破坏美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两位小提琴家他们二人之间的嫉妒心理,这个悲剧才会愈演愈大。正因为彼此之间的妒忌,妒忌功,妒忌名,妒忌利,再加上舆论媒体的导向、人们过分夸张的拥护,才会扩大矛盾,最终造成悲剧。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心灵扭曲之人的丑陋,而嫉妒也是毁灭他们的元首之一,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要以保持善良,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
小说的标题已经告诉了我们小说的结局:双琴祭。其实人与琴有着共同的命运,琴一毁一废,人一死一疯,他们的结局都是悲剧。老制琴师希望美好事物永不被比较的夙愿也最终未能达成,反而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其实,被祭的不仅仅是琴,更是世人已被扭曲了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