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侃大山的内容,而是源于自己真实工作中的一些思考,提出以下两个思考点。
【解决真实生活场景问题】
作为产品人,很容易有一个坏毛病,就是“表面功夫”,去了解一个产品,除了去把玩一下这个APP,更多精力则是放在了这个产品的需求文档,去了解这个产品背后的逻辑,偶尔惊叹这个产品经理真厉害,逻辑思维不错呀。还记得我刚来入职时,想要尽快了解即将负责的APP,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产品上线这么久了,居然连产品需求文档都没有,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于是一本正经地梳理了整个产品的功能点,然后整理版本内容,试图着让整个产品流程规范起来。这种想法是没错的,很多地方要有规范的流程才能更好地执行落地,但是我发现我已经走进了一个条条框框的路子,而忘记了最本质的东西。当然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不然我也不能到现在这里。
开始领悟到这一点是在熟悉一个新系统的阶段,整天整天地看原型图和极简的需求文档(数据结构),整个人都是不好的。很多人可能都会这么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对于产品这一块都很专业,其实我一直不太理解产品经理所谓的专业是什么,更可笑的是自己在不明确专业的定义情况下,给自己定下目标,多长时间内达到产品经理的专业程度,那个时候我定义的专业就是每个设计细节背后都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理支撑着,而那个时候我实现这个所谓的“目标”的行动就是多去看产品的专业理论知识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基础,根据理论去指导实践,听起来非常完美。但是我并没有什么时间去看书,或者说没有什么欲望去看那种干涩的书籍,毕竟时间是挤出来的,只有你愿不愿意去做,愿不愿意换种层面来说就是你需不需要,如果当你很需要某个东西的时候,意愿倒成了其次。话题又扯远了,回到咱们的新系统来,那真叫一个负责啊,愣是把清晰的脑子看成了浆糊,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实际业务场景,而我只是从原型图和文档去了解这个业务,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很清楚地记得关于新系统某个需求的讨论场景,老大给物流部的经理打电话,问某个场景下他们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做的,老大开着免提,对方的话和当下这个有着浓浓互联网气息的讨论氛围确实不搭,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种场景就好像是一个农民在村里种植水稻,我们这帮人要帮他引进新技术,帮他省时省力达到高产量,但是前提是我们要非常清楚水稻种植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否则一切都是白瞎。而对方现在就是在教我们怎么种植水稻。这是我们要去解决问题的根源和基础。听着电话那边贴近生活的描述着场景及处理方式,突然让我感受到了,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勿忘初衷】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我们刚开始给产品的方向和定位。不管是做产品也好,做人也罢,当你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就要学会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我的初衷是什么,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从初衷出发的嘛?很多时候都会发现一个问题,走着走着就走偏了。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思路:并不是所有的初衷都是正确的知道方向,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及时调整方向,这样才是明智的做法。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了人,大家小时候都会有小小的梦想:我想成为科学家,我想当一名老师,我想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现在回头看看,90%的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一名科学家、老师、设计师······可能会说,当时太年轻了,什么都不懂。呵呵,长大了之后自然懂得更多,但是却不纯粹了,也需你会觉得可笑,世界上哪有什么纯粹的东西。我自然也是那90%的人当中的一个,我也会经常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现在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会感慨自己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无奈,面对现实没有办法呀。我也没有资格去评论这种观点,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一直在调整着,努力往自己的内心的方向去靠,希望能慢慢走回自己的初心。产品也不例外,一切的调整都是为了去达到某个地方,如果一直不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地方,那这一切的逻辑都不成立了。
【简单化】
“简单化”这几个字其实分量很重,做人做事简单需要勇气,做产品简单需要经历很多曲折的道路才能达到的一个境地。很多时候发现自己绕了好几圈最终回到最初简单的地方,虽然结果是多数一样,但是脑子里的东西不一样了,因为这方面还没能达到言传说教的境界,所以在此不做过多评议,只是刚触发的一点,接下来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