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既没有安全感,也胆小怕事,最主要的就是我属于讨好类型的人,而且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追求完美,既要求自己做到完美无瑕,又要求别人以我对他们的方式来对待我,这在现在的我看来不是天方夜潭吗?但是以前我可不这么想,而且我也还是一个对别人说完一句话要反复在脑海里滤过N遍的人,害怕这句话是不是说的不恰当,怕是不是伤害到对方了,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经常发生,然后自己又反复纠结,是不是对方内心也产生了芥蒂,没错,我想我就属于那种典型的没有自我的人。因为没有自我,所以,外界的任何一件事就变成了我,比如,我要吃一块蛋糕,吃到它,那就一点事都没有,要是我没有吃到它,那我就不行了,我就要崩溃掉了。或者我追求一个我喜欢的对象,我追到那我就一点事也没有,要是没有追到那我就不能活了等等和这相似的很多事情。以外在的事物来代替内心的空白,说白了,就是没有内聚性自我导致的。
而导致我变成这样敏感,易怒,脆弱,讨好别人,情绪喜怒无常的绝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我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从小因为父母离异而受到外人的欺负,变得敏感,易怒,悲观,情绪波动较大等等,她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转而将矛头指向外人以此来保护她自己,表面上看很强势,强硬,其实内心比任何人都要脆弱,身为女儿的我受到直接影响,再加上母亲从小就对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语言攻击,否定我们,而她却不知道父母和孩子从小就会产生一种内化关系,因为对于儿童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天,父母说的话会成为孩子奉行的宗旨,因为孩子很爱父母,孩子因为年纪小不能独立处理很多问题,包括养活自己,分辨对错,所以很依赖父母,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上,很容易使我们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言语表达下成为他们口中诸如聪明,勤奋,积极,漂亮的人或者笨蛋、没出息,消极,自卑的人。而我就属于第二类型的人,因为极度自卑,所以我曾无数次的否定我自己,把所有对美好的向往都寄托到了别人身上,比如追求对象也是把对方捧上了天,而总感觉自己配不上,导致追了好多人依然无果,没有人愿意同意,我想这就是大概来源于骨子里面的自卑吧。
但人之所以和动物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人拥有强大的智慧,我们可以识别哪些事情对我们是有利的,做什么事对我们是有利的,据美国科学家证实:人即使活到70岁,大脑中的细胞再生再修复功能也极其强大,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只要我们有足够改变的决心和力量,就能过出我们想要的人生。正如一句经典名言所说:所有的孤单和伤害,那些你以为是毒药的东西,才正是我们渺小如尘埃般人生的解药。只要你不在孤单中退缩,在伤害中沉沦,它反而会一点点地把你武装成意想不到的样子。” 所以人要学着享受孤单,不要因为怕一时孤单,而把爱寄托在一些 不值得的人或物身上。如果那样的话,将注定你会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