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某个事项或是复习考试时,通常会出现这种状态:
看到一半,觉得很烦躁,看不下去;
想出去玩,觉得内疚痛苦;想继续又没效率;
刚学习的东西转头就忘;
…………
此类状态不胜枚举,相似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经历过。不同的是有人对症下药迅速克服了它,找到一条有趣好玩的高效学习路;也有的人仍旧懵懵懂懂,在内心的纠结中痛苦地挣扎,久久不能改善。
今天剽悍晨读分享给我们的《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涉及到的一些学习法,相信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让我们在面对学习考试时轻松高效。
书中分享的三个学习习惯分别是:安排充电时刻、学会利用工具和设置趣味点。
001 安排充电时刻
你可能有见过这样:
临到考试了每天七八个小时直接泡在图书馆或教室,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全在教室中渡过;但是该考几分还是几分;
当然也有这样的:
期末跟平时没两样,该打球还打球,该约会还约会,几乎就没怎么见过他们复习的人,结果考试仍然拿了院系的奖学金。
你愿意做哪种?几乎没有人说是第一种,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为第二种呢?
一个平时就要练习养成的习惯就是:“每天安排充电时刻”。
假设我们人体是一个蓄电池,那么我们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充电的才能有着长久的输出。就如同我们不能等到渴了再去挖井,不能看到别人要秋收了才去种田一样,提前有准备的持续性的给自己充充电。
充电,你不能等到电池电量已经频危告急了再来,那样你至少要花费两倍以上的时间;而如果是每天给自己充电,平时养成固定的充电习惯,那效率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要养成平时的充电习惯,主要有两点:循序渐进和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例如我要让自己习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刚开始我可能做不到,那我就让自己六点十五起床,一周过去了我已经习惯六点十五的生物钟了,那么接下来的六点也就水到渠成了。惯性的力量是无穷的,哪天你要是赖床不想起,你躺在床上自己都会觉得不得劲。
再比如:我习惯在早上起床后读30页的书。这个读书时间是我固定的早起活动之一。刚开始没耐心,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如果哪天你起床了没翻书阅读,这种状态就会如同一个正常三餐饮食的人少掉了两餐一样会给你一种浓浓的饥饿感。
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时间的安排和起初的习惯养成。
时间安排上,将自己的一天时间进行划分,将自己的下班时间进行罗列分析:看看自己的哪一个时间段最不容易受到干扰(包括外界和个人),将自己在一天中的最高效时间段给划分出来。就在这一段时间内给自己充电,心无旁骛。
有个说法:21天养成一个新习惯。但习惯的养成时间因人而异,适应性好的几天内就能将新任务视作喝水吃饭一样的自然。但是最为保险还是要坚持一个月以上。刚开始你需要用你的意志力,践行一段时间后,这个习惯就会成为你的本能了。
002学会利用工具
工具,决定我们执行的效率。
虽然我们一直在发扬埋头苦干的精神,但现在更多的是提倡“埋头巧干”,因为社会需要更高效更快速更便捷。
如果能有工具让我们事半功倍,何乐不为呢!
书中介绍了三种工具:思考工具、组织工具和资源工具。
处于考核期的小工和小牧同时接到了一项任务,对公司的近期状态做一个总结建议。
小牧接到任务,一来就立即行动,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等到文档差不多完成了,才想起来:文档只写这个是不是有点少,涵盖的内容是不是不全……
小工不一样,接到任务,她并没有像小牧那样第一时间就开始,而是在那分析:这篇总结章要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哪些数据支撑,哪些现成的,哪些需要再收集的……
不说最后的成果如何,效率如何,单看这思考方式,是不是高下立见。
得益于网络信息的发展,现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全面性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网站、视频、公众号、朋友圈等等大量的渠道让我们获取各类学习资源易如反掌,也很容易就此了解一些平时难以接触的资源和讯息,也让我们更容易对各个难点进行击破,使资源得到有效转化,为后续的分析和执行打下基础。
信息收集基础,思维分析是重点。要做一项任务,不是拿到就动手,而是需要先分析,就如同小牧那样全面的思考分析。
也有人会说我们这样分析很容易造成遗漏,所以书中就给我们提及的思维模型如五问法、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等等,让我们能够全面又迅速的理清思路,为接下来的执行提供一个清晰的蓝本。
思绪清晰后就要执行,执行需要考虑任务分解,也就是前几天剽悍晨读中分享的“纵向整理”。
“纵向整理”是将自己接下来工作中所需的内容一条条一项项像分解公因数那样的拆解下去,每一步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这时候待办清单或是印象笔记等等各类工具就是很好的帮手。
这样有时(时间)有据(目标)的要求,会让自己的执行效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003设置趣味点
你已经在书桌前学习好久了,很想出去放松一下。但是翻翻记录,发现还有三分之二没复习。
想去玩怕落后,毕竟大家都在憋着劲的学习复习;毕竟这次职称考关系着你的薪水;毕竟……
想继续没效果,因为这么久你也才学习了这么一点点,还不知效果如何;
于是,你就这这种纠结的心态中继续在书桌前挣扎,挣扎着挣扎着时间到了该洗洗睡了,一天又过去了!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状态,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并为此感到深深苦恼。当时甚至想着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神奇果,吃下去不仅过目不忘还能自带理解满分功能,然后不管是六脉神剑还是凌波微步都任我挥洒自如。
梦里很美好,但是该醒了。
虽然没有这样一种神奇果,但是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另一种食量:“趣味点理论”。
比如你每天学习了1个小时,就给自己0.5个趣味点;每天学习了2个小时,积攒1个趣味点,以此类推。积攒够了趣味点,你就可以用来兑换娱乐时间。
换句话说,给自己设置一个奖赏机制。当自己能够完成今天的任务时,那就给自己一朵小红花,看你是要出去嗨还是要刷朋友圈都随你,当然前提是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得靠自觉)。
只要今天的充电任务完成了,那么剩下的时间都由你支配,你也就不用再像以往辛辛苦苦桌前一整天,结果连一页都没看进去。也不用再像往常那样纠结,想玩不敢玩……
你也可以在学习时间前后给自己安排一个小测验,检测自己的充电效果,任务完成的好直接给自己奖励一个鸡腿;效果不理想那就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看似学习时间少了,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了。
004 实践才是硬道理
今天分享的三个学习习惯分别是:安排充电时刻、学会利用小工具和设置趣味点。
这三个习惯不止在学习中,在工作和生活也能得到转化和应用。只要好好的应用实践下去会有成倍叠加的效果。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养成良好的微习惯会助推我们工作生活,好的习惯甚至可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能事半功倍,谁愿意事倍功半呢!
北纬24点5
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