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风和日丽,内蒙的天气总是这么阴晴不定,忽而鹅毛飞雪,忽而晴空万里。
往返坐了六个小时的大巴,到五原烈士陵园扫墓,却只是匆匆的摆拍,看着狂风卷着尘土肆意扬洒在墓碑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看看这满街的行人,又有几个人断魂呢?
我听过关于清明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重耳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迫害被逼逃出宫,在逃亡途中,他的追随者介子推见重耳长时间没有吃肉,介子推便割下大腿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很感动,立誓以后不会忘记介子推必会报答他。后来重耳登基做了晋文帝,但他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从此隐居在绵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大臣们提起了介子推,想起了昔日的故人,晋文公命人请介子推出山,然后介子推早已伤心至极不愿出山受封。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竟放火烧绵山,介子推和母亲也被烧死。文公追悔莫及,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命百姓三天不准生火做饭,只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也就是今日的清明节。
清明节我们每年都在过,还有法定假日,但却越来越形式化,早已忘了清明时一个感恩先人的节日。
公司在摆拍在踏青在忙于流程忙于形式,家人或真的时思念也会还会有追悼。
伪善的面具越戴越牢,是不是已经忘了摘下?
丑陋的嘴脸越藏越深,是不是已经忘了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