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儿女们在外面去吃饭,餐厅的名子叫“码頭故事”,刚进门,一看人很多,只见一名服务员迎上来说:你们三位吗?不好意思,目前二十张桌子都满了,只能等了。我女儿问:等多久?服务员说:大概十分钟,你们在这稍坐休息。
只见,刚进餐厅门,有一个小小的荷花池,池边放了几个凳子,我们坐下等餐桌。
这时,我注意看餐厅内设置:餐厅装修很特别,进门的人造荷花池里有很多的金鱼。荷花池边有俩位宝妈蹲下身,扶着小宝看池中的鱼,小宝的小手指着鱼,高兴的叫着。
抬头一看,屋顶上有一块挂满了划船的浆,每一把浆上都写有一句诗。我看不懂,想必诉说的就是码頭故事吧。
最吸引人的还是荷花池旁边的飞饼:一张桌子,桌子前面写着印度飞饼,上面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烙饼电锅,还有一些不同口味的食材。
只见一名打着耳洞,两只胳膊上都有纹身,中等身材,二十来岁的小伙淡定的拿出拳头大小的一团面,用手在桌案上把面团压成一个小饼。
接着用两手捏饼,饼变得稍大一些了;然后他先是用右手掌撑着饼开始象东北二人转玩手帕一样,饼在他手里飞速的转,而且越转越薄,并且饼在空中他就换了手。
只见饼在空中飞舞,并且薄得快透亮了,最后他放慢速度,饼在旋转中准确的落在了桌案上。
这时,小伙把饼再用手往大铺平,我看直径已有50cm大了,比纸还薄了。小伙快速的撒了芝麻,盐,切碎的小葱,淋上油。然后他把饼折成了烙锅大小的长方形,给烙锅淋上油,把饼放了进去,翻了两次,饼就烙好了。
他把饼取出,放在桌案上,一把刀三下五除二,饼变成了刚好能入口的菱形块,盛了盘,送去了客桌上。
这时,我已忘了自己是来就餐的,我倒象是来看飞饼表演的,我脑海中全是问号:饼在飞舞时怎么就变大了?薄得都透亮了,在小伙换手时怎么就没弄破呢?他是怎么撑控饼的转速,让饼平稳准确的降落到桌案的?小伙得练多久才能让饼在飞?
直到服务员说让我们去坐到9号餐桌,我才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