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于素梅教授,是在2017年10月的体育教师国培课堂上,于素梅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标准的普通话以及幽默风趣的讲解,把"乐一动一会”内容讲的绘声绘色,也把整个国培活动推入到高潮,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她,并一直和她的素言体育微信公众号相伴。年前,还在淘宝网上购买她的专著《评课的门道》,就想静下心来好好向于教授学习。
那日,在晓露学习团队微信群里,得知于教授要上课的消息,我兴奋不已,又可以听到偶像的讲座了,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给自己好好充电。
12日晚,专题讲座开始了,她从备课、上课、看课、评课和说课为切入点,帮助我们认清体育教师为什么要具备“五课"能力?以及如何有效提高“五课”能力。她的指导和引领,为体育教师送上了一把金钥匙,开启了自身素养提升的大门。她讲座精彩纷呈,内容十分非富而又接地气,让我受益匪浅。
在看课能力提升应把握关键这一小节里,我感悟颇深。看课在我们日常教研活动中是最常见的事情,体育教师也要具备看课能力,通过看课,可以互相学习弥补不足。但对看课我们真的会看吗?不同的人看课会有不同的视角,看的能力高低也直接影响对一堂课的理解。于老师讲述了四点看课的技巧:眼到、耳到、心到和手到。眼到就是看的时候要全面细致,不忽略每一个细节。看课不能看热闹,要全方位、全程、全面地去看一节课,于老师分享了自己每次看课都会边听边记边思考,她告诉我不能只看不思考,要带着问题去看课。如:这个地方教师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好处,教师掌控的如何?于老师在看课时要边拿着录像机及手机捕捉上课镜头,从细节处发现教师课上的优缺点。
细节决定成败,于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一节篮球课上,男孩子先争抢着把篮球取走,剩下了一个女孩很长很无助的在球筐外,为取不出篮球懊恼。于老师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之后,如果教师告诉男孩子一定要学会谦让,先让女孩取球,或者是帮助这名女孩儿把篮球取出,这样才是真正的达到了教育育人的目的。于老师的观点,我非常的赞同。我也认为教师一定要关注细节,认识到体育课上不光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强健身体,更重要的还是要育人。教会学生做人,是重中之重,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上了什么样的课,都要时刻想到育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
耳到就是听课者要选择适当的位置,确保能清晰准确的听清老师上课的语言,只有听的清,才能知道教师课的设计意图,各部分内容任务的安排,才能看的透。听学生的笑声,一堂没有笑声的体育课,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心到就是教师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思考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身份去想同一个问题,从问题根源方式方法,最终结果和满意度去仔细斟酌。看课者多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看课能力,悟出其中道理。
手到就是看课者要勤拍摄,捕捉到课中各个过程,于老师在每次看课时,都会边听边记边思考,同时边拿着录像机及手机捕捉上课镜头,我看课时只做到听记思,往往忽略拍摄,通过今天的培训学习,使我知道了很多细节处都是拍摄中发现的。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勤劳的手。
眼到、耳到、心到、手到,是我们看课的法宝,学会这几样,就学会了看课的门课。于教授将自己多年经验积累的精华,凝聚成5本有关门道的书籍,值得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学习,我要细细品读于教授的《评课的门道》这本书,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开展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