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聚會,聽到友人分享,孩子在學校有行為狀況老師建議去醫院,經評估有OO症狀。但友人接著說:「怎麼孩子在家裡好像沒有這麼嚴重啊?」「孩子需要吃藥嗎?」「會一輩子吃藥嗎?」「我可以怎麼辦?」…。
這些對話,讓我想起過去在精神教學醫院服務的記憶:在“一些”診斷或評估的工具中,往往較注重的是『收集問題』、『了解問題的影響』。例如,以大家容易搜尋到的『憂鬱症量表』,裏頭會問到:『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等提問會多關注在評量『問題』的嚴重程度。
當然,這些量表有其重要與功能是不能忽視的,例如:幫忙人們更多了解自己『症狀』的情況,更積極去尋求醫療或其他資源協助。然而,這樣搜集『問題』的方式,就像是拿著放大鏡去找尋『症狀』的蛛絲馬跡,讓我有很多不安與不自在的聲音,包括:
1. 如果人們也會主動積極面對『問題』,那除了被『問題』影響的部分,還有沒有其它沒有被問題影響的行為?
2. 如果孩子『大部分』行為是符合『症狀』的描述,那怎麼能忽略那些『少數』,但是有力量、有價值的行為?
3. 如果我們認為『人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們應該為自己努力、負責』等價值是重要的,那怎麼會忽略『人們已經在做,而且做得不錯的地方』?
4. 如果我們同意『一點點不同,將會帶來更多的不同』(貝特森,人類學家)這句話。那就算孩子有99%可能罹患OO疾患,怎麼能視而不見那1%的『不同』?
5. 如果我是具備診斷資格的人面對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我仍然會用果斷、堅信不移的聲音、語調來宣布孩子得了OO疾患嗎?或是也可以提供還有其他可能性和資源,而那些是帶給父母有希望、有選擇機會的?
6. 也很想去好奇:『孩子,什麼時候症狀影響你多些?什麼時候較不容易影響你?』、『除了有那些被症狀影響的部分,那1%的部分,你是做了些什麼,沒讓它影響你?』、『可以看到自己還有沒有受到症狀影響的部分,感受是什麼?』、『如果需要藥物來幫忙對抗『症狀』,你的想法是什麼?你會想怎麼參與』…
從事心理工作,以及為人父母等的多重角色,深深體會:談所謂問題或症狀(心理精神層面)是複雜、多面向都需要考量的,不然很容易帶來:
1. 父母的自責與內疚:例如,是不是我教育方式有問題?是不是我懷孕時吃錯了什麼?是不是我們基因有問題?…無止盡延伸的自責與內疚。
2. 帶著症狀的孩子可能會想:「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帶給家人、爸媽很多麻煩!」「我是不正常的!」…
這些語言,都會讓人們處在不安、沒有力量的位置。
也許,『藥物服用』與『心理韌力』,不必然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而是可以如何合作、一起面對『症狀』的影響。如果涉及的對象是孩子,如何讓孩子可以站在一個較有力量的位置去面對症狀的影響?如何不讓父母承擔過度的責任與愧疚?如何促成父母、學校老師、醫療資源,以及可以和孩子一起合作、不孤單的工作與陪伴方式,都是很值得一起細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