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涌起了一股重温经典的热潮。《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类的节目陆续热播,现如今《经典咏流传》也已瓜熟蒂落,出现在荧屏上了。
学校崔主任十分喜欢这个节目,于是大课间的音乐由原来的流行歌曲变成了《经典咏流传》的歌曲。
一开始我十分惊奇,原本读起来干巴巴的诗词,通过与歌曲的结合竟然如此动听。印象最深的是《木兰诗》,原来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变成了“不枉我,旦辞黄河去,持刀枪剑戟,破燕山胡骑”。更有那《将尽酒》,现在觉得不唱只读都别扭了。更让我佩服的是《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除了原诗的四句,余下的歌词都是自已新写的,其对仗工整,简直是自创了一首诗,特别那句“莫问莫观你莫惆怅,山石林木无易样“感人至深,使得一位评委当场落泪。没事时我最喜欢唱的便是风凰传奇的《将进酒》。我沉醉于李白那跌宕起伏的思绪,大河决堤,一发不收的豪放,那牛羊嘉肴的甘美,在粗糙的酒香中飘了过来,那大江大河,五花马,千金裘在醉眼朦胧中映了出来,忽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忽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真是明晰了又晦暗,晦暗了又明晰。庄周言曰无逍遥,李白有酒且逍遥。真是佩服李白的才华,喝酒钱带少了,即兴便能作出这千古名作,可见李太白先生狂且狂,潇洒且潇洒,人家真满腹经纶!
艺术家们很多也将情怀融入到了音符之中。
巫绮丽用钢琴演奏的《梁祝》这首经典名曲,不只是歌颂那流传千古的爱情,更是表达一位侨胞、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她八十多岁了,但枯枝般的手指中还满是青春的活力,琴声悠扬中,人生中一道道风景浮现了出来,那与周恩来的会面印象犹为深刻,人老了,直不起腰了,说话也费劲了,但一架钢琴让她重现了年轻时的美丽,显露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经典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百感交集酿成一杯烈酒,让年轻人感动,让老一代人落泪。沙宝亮唱的《送别》我也十分喜欢,虽然词曲不是他作的,但也十分感人,透过那曲调,我看到的不是那友人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中,而是我儿时的老操场、小山丘,我小时候住的一室一厅、三代同居,却满是欢乐的老房子。我感叹于杨洪基老先生用那永远不老的声带,发出了古人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慨。我赞美陈彼得先生,七十多岁了,将《青玉案·元夕》编成了90年代的流行歌曲,辛弃疾作词,他作曲,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合作,陈先生想让中国的下一代,不忘老祖宗的文化,把它们传承下去,他热爱中国的土地,而不只是香港的高楼大厦,为什么他始终眼含泪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要用沙哑的嗓子,唱出中国魂。王力宏将《三字经》编成歌曲,原来那个潇洒在娱中的明星,生话中多了父亲的角色,当年放荡的歌声,也增添了些朴实、慈爱,他如今十分关心一零后的成长,希望他们从小愉快的学习,有一个多彩的童年。《苔》这首歌,是一位乡村教师用朴素的歌声和他的学生们真挚的童声共同演绎的,那是大山中的孩子明亮的眼睛,透过迷雾看到了一丝阳光,一抹未来。如今,这首歌已经“臭校"了,播放率极高。果敢的《登鹳雀楼》发出了他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国际精神,当二胡遇到小提琴,吉他遇到马头琴,歌声回荡在黄河、长江、伏尔加河、莱茵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古人登高远望的心境,将世界连在了一起。《经典咏流传》,大师们情感的盛会!
感谢《经典咏流传》,保鲜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希望更多的《经典咏流传》佳作,让古典与流行完美地结合。
海德(14岁)
2018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