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的第15篇原创。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和创意,欢迎添加公众号(OtherOptions),那里已有40篇文章/模板/工具,时不时会更新,确保不走丢哦~
这篇是《躺平及驱动力》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的链接请戳这里哦:在躺平和奋斗中取得平衡,乃幸福的关键 | 五种时间观
拖延不一定得治
很多人提起自己的拖延,就很痛苦,觉得它像个毛病一样得治。
于是各种不接纳,于是各种想克服。
我以前也是这样鞭策自己,后来想通了 - “拖延”,就像上瘾、焦虑、恐惧等一样,它的本意是想保护我们,尽管它好心好意的结果不一定好。
如果你第一次往这个角度想,难免会有些纳闷,这些“贬义词”怎么被美化了呢?
拖延,也许是想让我们节省精力,处于节能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上瘾,也许是想帮我们缓解压力,或指向更深层面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焦虑,也许是想让我们未雨绸缪,不要沉迷于即时满足,而是计划得更长远。
恐惧,也许是在提醒我们小心危险,或看见欲望。
所以它们没被进化所淘汰。但常常过头了,起到了副作用。
说回拖延,我们有真正尝试去理解它吗,理解它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有没有这些可能:
- 是直觉在告诉我们,这件事本来就不该做?
- 或者胜算概率太小,尽管理性在鞭笞我们不要放弃?
- 它的重要性或紧急程度其实还排不上号?
- 尽管某个目标看着高大上,怎么分析怎么对,但这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而是社会的、别人的或自己过时的期待?
……
回顾以往,有没有哪一次,你庆幸自己拖延了?
有没有哪一次,你觉得这拖延太有智慧了?
举个谈恋爱的例子好了,收到暧昧对象的短信,你一阵欣喜,但一时不知如何回复,于是就拖延了。这下好了,对方开始急了,攻势更猛,你享受到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譬如你拖延着错过了报某门课程的最后期限。事后想想,亏得没付那冤枉钱,报了自己也学得很痛苦,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
又譬如我开始下笔写这篇文章也有拖延,但却让我想到了驱动力不足的一大表现– 拖延及其背后的意义。
即使某些拖延没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一旦接纳包容它了,看到了它背后隐藏的信息和意义,就能更有针对性的去处理,而不是笼统的责怪自己拖延。这样一来,拖延的欲望可能反而没那么强烈了。
原创的驱动力方程式
概括来讲,阻力大于动力,我们就会倾向于拖延;动力大于阻力,我们就会倾向于行动。
然而拖延其实只是驱动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其它可能的表现为做事没有热情、心不在焉(虽然效率并不低,看上去没有拖延),或能量低,或中途放弃、虎头蛇尾,或草草完成、质量较低等等。
那到底什么构成了我们的驱动力呢?翻阅了很多资料后,我自己总结出这个,在我目前认知阶段,觉得还挺周全的驱动力公式(欢迎分享,麻烦注明出处哈)。
驱动力 =(痛点 x 愿景 x 正反馈)/(外在阻碍 x 各种内在阻碍)
接下来就挨个讲讲这些关键因素。
痛点
痛点程度指需求未被满足的程度。痛点越强烈,驱动力越强。
前来咨询的小伙伴,有的苦于有想换工作或者想转型的念头N久了,却迟迟没有行动。梳理下来发现,现有工作有很多自己先前没意识到的好处,或者并没有像抱怨的那么糟糕。找到了这个没有行动力的真正原因,就能和自己和解了,也能更平和的看待现在的工作,从而更容易找到改进的角度。
具体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可参考马斯洛自我实现评估量表。
愿景
愿景对我们越有吸引力,以及它越清晰,那么驱动力就越强。
愿景的吸引力,再次与我们的需求相关,相关度越紧密,吸引力当然越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需求得是我们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我们构想好了愿景,设立好了目标,然后觉得驱动力不足时,不要急着怪自己。这是一个重新审视愿景和目标的契机,用好了,它能帮我们排除外界声音的干扰,让属于我们自己的愿景有机会清晰呈现。否则,即使开始行动了,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困惑、纠结和怀疑,也容易左顾右盼,不够聚焦。
说起愿景,还得说一下很有名的黄金圈法则,就是我们该从为什么出发,而不是先想我们要做什么,创造出什么样作品来。这个概念是由Simon Sinek在<Start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一书中提出的。
大脑的边缘系统负责为什么,这部分感性脑早在2亿年前就开始发展;前额叶负责做什么,这是我们的理性脑,它的出现仅在10万年前。后者对于前者来说就像个婴儿,理性是拗不过感性的。
这就说明了我们想要获得强大的驱动力,关键得靠愿景 (Why),而不是具体的做什么 (What)。
很多书都有提到过类似的结论,比如《象与骑象人》,大象是我们的感性部分,而骑象人是我们的理性部分。与大多数人的常识可能相违背,骑象人不是国王,他反而只是顾问和仆人。只有当大象愿意去往某个方向时,它心之向往,骑象人才能发挥他的理性和本事。
绝不要低估我们的感性和直觉,以及愿景的力量。
正反馈
初步实践结果,以及正反馈的频次及大小,也会影响我们驱动力的大小。
这些和外界的评价有所不同,但外界的反响和评价可以是反馈的一部分。
譬如:有些人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实践结果)就够了,不需要放到社交媒体上获得点赞;又或者有些人可以持续做某件好事N年不留名。
但前者自我价值感特别稳定,或者对那件事百分百的由衷的认可,结果本身就是很好的反馈;而大多数人还是需要社会及别人的看见和认可的。
一句话概括这点- 热情也需要持续浇灌,愿景不会成为永动机。
外在阻碍
这好理解,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越远,需要投入、付出的时间越长,亦或者所需方法越复杂、路径越不清楚,驱动力越小。
这一点是相对客观的,而最后一大类因素就是相对主观的了。
各种内在阻碍
这一类比较复杂,包含很多小因素,但都来自于我们内部,我们的意识或内心。
1. 对外在阻力的判断
实际的阻力是一回事,我们对它的感受和判断又是另一回事。它反映了我们对实现路径、对自己信心的大小。
有些人天性乐观,即使道阻且长,在TA眼里,那都不是事儿。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觉得还是力所能及的,即使暂时有难度,要有成长型思维嘛。
又有少数人有把事情想的太简单的倾向,喜欢尝试,撸起袖子就开干了,然后执行过程中发现遇到了阻力。
那你可能忍不住问,到底是一开始谨慎些好呢,还是勇于尝试好呢?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间,把握一个度是门艺术吧。
其实吧,如果某个愿景对我们特别有吸引力,我们会有意无意的调低对阻力的判断值,这可以用来反过来倒推,某件事是不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召唤。
2. 内耗
恐惧、担忧、没有安全感等是内在纠结卡点的典型。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话题,就不在此篇展开了。
3. 对距离、延迟的敏感度
这涉及到我们常听到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实现目标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越不敏感,驱动力就越大。
你可能会觉得这主要由先天因素决定,其实后天我们也可以有些小策略来养成习惯。
比如:我有时会“忽悠”自己的内在小孩,做完这个项目就可以看某某娱乐节目,还正儿八经的把节目写在清单上。但等我把项目做完,那档节目的热播风头都已经过了,或者自己看那档节目的兴致已经降低了,都没有想看的冲动了。
我就是用这种有点“惨无人道”的方式,驱动着自己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养成了所谓的自律习惯。当然你不必要这样,这不一定好。
有时不禁自问,它有服务到我,让我过上想过的那种生活吗?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反思,完成一个个目标,没有这点来得重要吧。
看我之前文章的朋友也许会注意到,我现在的确有尝试往反方向调,让自己从更多的doing调到being状态(你敢“慢”下来吗 | 以目标为导向的人的困扰);“关注未来的时间观”太多了也会影响幸福感,我想多一点“关注当下的积极时间观”来平衡。
4. 惯性
惯性越大,驱动力越小,无论是想去改变,去戒掉一个不再适合自己的旧习惯,尝试一件新事物,完成一个新项目,开启一段新关系,适应一种新的思维、行为模式…
为什么惯性的力量很强大呢?
- 因为呆着不动,是耗能最少的,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生存策略之一;
- 因为待在舒适区,就会有表面的确定性和秩序感,让我们产生尽在掌控的错觉;
- 因为懒…
更深一点的去理解的话,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按照既往的路径去行事的东西。之前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大脑,告诉它怎样做才是好的。因此摆脱惯性,很不容易。它意味着,要跟过去经年累月的经历和习惯作斗争。
这也和我们的200多个认知偏差中的一个- 安于现状偏误(Status Quo Bias)有关。这是一种情绪偏误,我们偏好于保持现状的选项,尽管理性评估告诉我们,其他选项得到更好的结果的概率更大,我们仍然倾向于保持看不到太多近期风险,或不确定性没那么高的现状。(相关文章链接:你敢和我一起走进认知偏差,直面大多数人不愿面对的真相吗 (上))
那如何降低那些我们不想要的惯性呢?这里分享一条,依靠环境的影响和力量,与之抗衡。
如果单靠自己不行的话,那就借助新的环境、社群,去克服本能,养成新的惯性,这就是场域的神奇力量。
比如:你想尝试新的领域,为开启第二曲线做准备。但你总是感叹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你没有机会去触碰新领域,回到家也没有动力去搜索新领域的相关资料。你所有的工作、生活时间都被旧的场域充满了。这时你可以通过加入志同道合的伙伴的社群,或者每个周六去一家固定的咖啡馆,一旦踏入那个环境,就提醒你该探索新领域了。
方程式小结
以上因素也让我想到了一个教练小模型3H卡点模型。当我们产生卡点时,不妨审视一下它产生的部位– Head (头脑:认知),Heart (心:情感),还是Hands (手:行动)。
你仔细回溯的话,会发现以上五个因素都可以归结为其中的1~2个H。比如:恐惧或者没有安全感这种内耗,它可以是因为认知不够,也可以因为是纯粹的情绪、情感在起作用。对于后者而言,即使补全了认知,最差的后果是可以承担的,也明白了从概率上来说,是相当安全的,TA可能仍有强烈的不安全感。那么这就比较复杂了,也许需要从过往经历里深入挖掘,其不安全感的来源。
总结一下,成功学强调自律,心理学则强调识别动力及阻力。下次再觉得自己驱动力不足时,先别忙着怪自己决心、自控力、毅力、意志力哪哪都不够,对照着这个公式,找找主要是因为哪个因素掉链子了。
但是光看这个公式还不够全,围绕着所有这些因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 能量。这是我从朱光老师(老师公众号:energythinking)那里得到的灵感:改变=认知+能量
外在阻碍越大,这件事达成所需的能量越高;内耗越多,我们的能量状态越低。所需vs所能供给的能量就越不匹配。这是“躺平及驱动力“系列的第二篇,关于能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我会在第三甚至第四篇里细聊。(点击这里查看此系列第一篇:在躺平和奋斗中取得平衡,乃幸福的关键 | 五种时间观)
方程式灵感的主要来源
这个五因素方程式虽是我原创的,但主要是受了另两个公式和一个概念的启发。你会在我的方程式里,或明显或没那么明显的,找到它们提到的那些点。只不过我把所有那些点重新整合,希望尽量精炼但更全面把它们呈现出来。这里把它们简单介绍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阅。
1. 驱动力 =(期望x价值)/(冲动x延迟)
MOTIVATION = (EXPECTANCY x VALUE) / (IMPULSIVENESS x DELAY)
这是由心理学家Piers Steel 在一书中提出的拖延方程式。
期望,是我们认为做成某件事的概率;
价值,代表完成这件事所能带给我们的回报,可以是主客观的;
延迟,代表了完成这件事所需的时间;
冲动,我们越冲动,对延迟越敏感,就越不可能延迟满足,譬如:因为控制不了冲动去刷手机,而拖延了行动。
2. 不满情绪 x 变革愿景 x 初步实践 > 变革阻力
Dissatisfaction x Vision x First Steps > Resistance to Change
这是一个在组织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平衡公式 (Change Equation),亦称作为变革公式 (Change Formula)或变革模型 (Change Model)。但我觉得它对于我们理解个人转变也很有帮助。
它是由Richard Beckhard和Reuben T Harris二人在David Gleicher的研究基础上在1987年共同提出的。
其中每个因素都较好理解,当左边大于右边时,变革或改变就会发生。
3. 驱动力= 自主 + 专精 + 目的
Drive = Autonomy + Mastery + Purpose
这是DanielPink在《驱动力: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的热情》一书中提出的。
特别适用于职场,组织和领导者想要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动力,就需要在这三个要素上下功夫。
但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目前的工作,在这三个要素上分别打分。如果不够满意的话,可以想想:
- 三要素中的哪一个是影响整体动力及表现的关键?
- 它的分数如果提高了一点点,你觉得是发生了什么?
- 你可以主动做点什么使它提高吗,还是需要借助外力,比如老板、HR、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反馈、推广时间
我很好奇,最让你为驱动力困扰的一件事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哪个因素呢?你对驱动力方程式又有什么反馈吗?
欢迎给我留言,我都会仔细阅读,可能会回复。也欢迎分享给可能需要的朋友们。正反馈是我持续创作下去的驱动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哦~
如果你对“躺平及驱动力“系列的后续文章感兴趣,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Other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