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健康长寿身体的秘籍

今天晨练去的有点早,距开始做操时间还有几分钟,便来到球场的西北角,想拉拉单杠。说拉单扛,也只是维持在双手抓住单杠能挂着身体停留几秒钟。手没这么大的劲,臂力也不行。

就在我下了单杠,还没回过神来,一起做操给我印象非常深的那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吊在了单杠上。且不像我只是停留几秒钟,她像一只单摆或一只秋千在单杠上前后荡了起来。

看的我张口结舌,看的我目瞪口呆。更让我惊掉下巴的还在后头。

她在单杠上悠然自得的荡了几分钟后,又玩起了双杠。八十多岁的身体,竟能如一只猴子般那么的灵活,在双杠上做起年轻人都不敢做的动作——倒挂金钩。旁边一位看似也要七八十的老人如她一样,在双扛上翻吊自如,做出常人难以置信的多个高难度动作。这年龄,这身体,这玩法真是太厉害,太了不起了。

看着她俩我也想去试一试,可双腿根本上不去,双手也没有这么大的力气,双臂也不给力,半个动作都做不了。看着这两位与我相差二三十岁年龄的人,真的是自愧不如,五体投地般的佩服。

这让我又想起前些天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位老人,一位生活在高唐县的长寿老人。对这位老人用“耄耋”二字去形容都有点不符合她的年龄,应该是“天年”。

她已是一位112岁的百岁之人。112岁的她除了耳朵有点聋走路要借助一个小推车外,其他的吃饭穿衣都能自理。而且这个年纪还能穿针引线缝衣物。

当时那位采访人现场拿了针与线递与老人,老人极其容易地将线穿过针眼,并在一块布料上飞针走线地表演一番。那个速度,那个熟练程度以及缝制的针脚,依然如她年轻时一般。

而且在她的家庭里不只她一人长寿。她大儿子89岁,小儿子82岁,女儿78岁。最大的孙辈都已是七十的年纪。

近九十的儿子,洗衣做饭皆是自己,而且还在亲自伺候他母亲的一日三餐及日常生活。将近八十的女儿及女婿看着像是刚刚七十的年龄,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点老人的迹象。

从这一家人及早晨做操的两位老人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心态非常的好。都是嘴角上扬,满面笑容,极其知足,天天乐哈哈的样子。

不论是高唐的长寿一家还是早晨的做操老太太,不论是采访者的视频还是我与老太太的聊天,都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 能吃饭。百岁老人能吃一碗水饺,做操老太太在吃食上面也是堪比年轻人。

战国末期,后赵悼襄王欲重新启用廉颇对抗秦军,派使者考察其身体状况,成为辛弃疾笔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流传千古的一个典故。饭量也成为考察一个人身体状况的必然要素。

一个人要想身体好,要想长寿不老,遗传因素固然非常重要,而后天的心态、自律的因素也不可小觑。如这般老人的身体状况,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也找不出多少,可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心态、生存之道,却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不为长寿,只为自己的一个好身体。

与不高兴的东西绝缘,与高兴之事结伴,把能吃、多动、不躺平作为王道,也许就是养身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