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腌菜坛子和婆婆的泡菜坛子

      奶奶有很多的腌菜坛子,每年都要腌上好多种菜,有萝卜干、雪里蕻、酸菜、咸菜、糖蒜、咸鸭蛋、冬瓜酱豆……

      记得小时候,奶奶每年春天都要腌一坛子咸鸭蛋,自家鸭子下的蛋,聚到四五十个,放在大菜盆里用刷子刷干净,再把坛子洗洗干净,用白酒里外抹一遍后倒入凉开水,再把鸭蛋一个个小心的放进去,然后倒入大半袋子的盐,用手轻轻在鸭蛋周围抹匀后封坛,放上个三两个月。

      到了夏天,可以开坛了,一打开,厚重的盐卤味扑鼻而来,用手小心的放进坛子里捞,腌好的鸭蛋浮在盐卤水中轻轻碰撞发出来的声音特别好听,色泽也特别的好看,青绿色的像玉一样莹润。捞出几个,放在清水里洗洗,然后放入煮玉米稀饭的大铁锅中,饭好了,蛋也煮好了。

        奶奶腌的咸鸭蛋特别好吃,蛋白有嚼劲,蛋黄酥软细腻。蛋壳上敲个小洞,把筷子伸进去一点点挖,挖不了几下,蛋黄油就会从里头溢出来,让人口水直流,咸味也很适中,我可以靠一个蛋喝掉三大碗玉米稀饭,饭吃完了,蛋也只剩一个空壳了,空壳可以当过家家的玩具。

      糖蒜也是每年必腌的,这是爷爷的最爱,老人家特别爱吃蒜,每顿饭都离不开,糖蒜没腌好的时候,就吃生蒜。小时候的我是不喜欢吃这玩意的,觉得味道太重,偶尔吃个几颗也赶紧要去漱口。长大后反而渐渐喜欢上了,但是市面上买了好多种,总觉得没有奶奶酱的好吃,不是太甜了,就是太酸了,果然,记忆里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味道。

      冬瓜下酱豆也是我们那每家冬天必做的酱菜之一,一大缸煮熟的黄豆先放入缸中,放入剁椒,盐巴揉搓均匀,再将提前腌制好的冬瓜连同浸出的汤汁倒入缸中,没过豆子,然后封缸发酵。放上一两个月就可以吃了,黄豆发酵特有的酱香味配上冬瓜软绵的口感,真是说不出的美味,我们那里的冬瓜酱豆市面上买不到,市面上卖的大都是豆豉,干干的,我们那里的汤汁特别多,我喜欢用奶奶烙的饼蘸着汤汁吃,特别下饭。一缸酱豆差不多可以吃大半年,而且越放越香。

      长大后嫁到了外地,一年难得能回去几次,很难吃到奶奶的酱菜了,我也没有学到一样酱菜的手艺。好在婆婆会做泡菜,她有一个泡菜坛子,应季蔬菜有什么泡什么,红尖椒洗一洗,扔进去;包菜手撕一撕,洗净,盐抓一抓,沥水后往坛子里一扔;豇豆也是,都不用切,一把豇豆稍微捆一捆,往里头一放;白萝卜切成片也可以放进去。过个十来天,拿出来切一切,放两个青椒,放点洋葱,炒一炒,又酸又辣,特别下饭。

      婆婆还会做莴苣小拌菜,春天里莴苣种的多,吃不掉又怕在地里老了,就把莴苣切成片,用盐抓一抓,沥水后放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一天就可以晒成莴苣干了,用袋子装好放冰箱里头,什么时候想吃,用水泡一泡,然后放入点盐、鸡精、生抽、糖、醋,再用麻油收收尾,又鲜美又爽口,早上搭搭稀粥包子啥的,又清爽又营养。

        从美的角度来说,腌菜泡菜真的是一件很艺术的事儿,那么多新鲜食材在时间的洗礼下,在多种天然菌种的慢发酵下释放出的混合美味,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美好的味觉享受,真的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多么希望我也能将奶奶和婆婆的传统手艺给继承下去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公司是一家与汽车相关的建筑工程公司,因此有整车厂的地方几乎都有公司同事的足迹。跟办公室人员不一样,技术人员几乎...
    湖光十里轻泛舟阅读 6,073评论 36 72
  • 大酱是满族的传统美食,满族人做豆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就种豆制酱。《新唐书·...
    Taofca阅读 8,924评论 0 1
  • 注:来源网络:侵权删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据传是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原为康熙...
    拾欢向九晴阅读 6,934评论 5 4
  • 春节回家祭祖,我特意去纸扎店让纸工给糊了个大坛子,拎着去了二奶奶的坟头,合着祭品一起给二奶奶烧了,好让奶奶在天国里...
    歪才大白话阅读 4,434评论 1 5
  • 老家里带了点腌萝卜过来,今天早上就着萝卜吃了一大碗粥,那感觉甭提多舒坦了。土生土长的江南人,还是好口咸菜就粥。 不...
    普洛猫儿阅读 4,019评论 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