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最高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即将于2025年9月1日执行,对此,网络中热议,且关注这几点。
今日我们就聊一聊最热议和关注的几个点:“社保强制购买?”“不签署合同两倍工资补偿?”“离职只能选择2N补偿?”
01 社保属于双方权益
“社保强制购买?”
这句话,代表着用人单位人工成本增加,员工也不能随意签署放弃购买社保的权益。
最新解释原文,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有前款规定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后,请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费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意味着,无论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以任何方式进行约定或协议不缴纳保险,或给予社保补偿金等形式,均可以视为无效,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予以经济补偿。
同样,若用人单位依据监管部门要求,进行社保补交,则前期约定的社保补偿金需劳动者返还,实际上用人单位后续补缴费用是高于劳动者入职当月缴纳费用的,涉及到缴费+延期缴费滞纳金。
综合上述条款,用人单位不要有侥幸心理,任何时候承担风险的概率都大于劳动者。
根据《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即使双方以《承诺书》或协议的形式进行书面约定,如果发生工伤等情形或者导致企业损失的,由员工自己承担。或者是,员工个人原因主动提出放弃缴纳社保等,企业也无法免除为员工缴纳社保的义务,此类承诺属于无效,员工仍能要求企业承担相应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无法免除,法律>协议。
02 未签署劳动合同情形
“未签署劳动合同,要补偿双倍工资?”
我想这一条很多人都知晓这一点,为什么最新司法解释重新强调呢?
第六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劳动者的二倍工资按月计算;不满一个月的,按该月实际工作日计算。
在这里有两点思考:
其一,两倍工资的界定时间争议。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已经界定了应支付两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即自动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两倍工资计算应为满一个月至满一年期间,最高11个月。
其中困惑的是计算的周期,是从入职后的次月开始计算?还是劳动者获悉个人权益被侵害,提交申请的时间上推一年?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小Q在2022年3月1日入职B公司,但未签署劳动合同,在2023年7月31日离职,离职后于2023年8月1日发起仲裁申请。请问小Q的两倍工资如何计算?
情况一:从入职满一个月后的次月计算,也就是规定的劳动者入职当月购买社保计算,小Q从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薪资,11个月的双倍工资。
情况二:权益侵害追溯期为一年,小Q从2022年7月3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薪酬,7个月双倍工资。
这来个计算办法在各地都有出现过,我查询了近几年的此类案件,每个省分计算办法不同。如北京、上海等地是依据第二种情况计算,若是劳动者工作两年后离职再追溯,大概率超出时效,没有费用。
我所在的山东省是整段追溯,也就是工作一年以上或及时2年以上,未签署劳动合同仍会计算整段,也就是第一种情况,小Q会拿到11个月整的两倍工资补偿。
其二,计薪计算原则。
本次特别补充“不满一个月的,按该月实际工作日计算。”,意味着对于整段或按月计算办法设置了补充条款,对于工作不满整月的情况,执行了整月计算整月+未满整月按日计算的办法。
意味着,现今社会的工作节奏加快,更多的劳动者可能随时提出入离职的情况,而用人单位对于随时离职人员的待遇要有明确的计算办法。不满整月按日计算。给了劳动者更多地法定意义上的明确性。
03 仲裁离职的多种选择
“离职只能选择2N的补偿?”
常常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仲裁要求会选择2N的补偿金,并解除劳动合同。
我看到一条最新解释里有这样一条: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可以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终止决定作出后至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前一日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时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上述期间的工资。
用人单位、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解除、终止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该条款的规定可以说属于一刀切,只要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可以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时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上述期间的工资。
也就意味着,员工没有违纪的情况下,若用人单位涉嫌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均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大概率会出现一边打官司一边领工资,而且还不需要上班。
换种说法就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你可以选择2N补偿金解决或协商补偿金,或者选择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时去申请劳动仲裁,此期间可以继续拿着工资。
写在最后,希望每一家用人单位、每一位劳动者均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在职场讲究诚信,恪守职业操守,凡事以和为贵。
用人单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落地,遵守各自义务,对于任何一例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或许都是弱势方,而减少劳动争议的纷争与发生,共建和谐劳动关系才是更加的解决策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