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炊烟


儿时对炊烟的感觉是一种依赖。

放学还未到家,远远的看到炊烟从家里的锅屋顶上冉冉升起,心里便觉得踏实,便觉得不会挨饿,晚上就不会恐惧。

炊烟升起了,父母就在炊烟下面。

到家我总是跑进锅屋。母亲在锅台边,手中的菜刀和砧板“当当”的碰撞下,那些红的辣椒,青的丝瓜,白的茄子被切成丝,成块,成条……我点燃着柴草,火苗立刻窜起来舔着乌黑的锅底,黑烟向我袭来却又在我的眼皮底下溜进了烟囱,向空中飘散。锅中的热气在母亲手中锅铲的翻炒下立刻充盈了整个锅屋,并顺着屋面的瓦缝溢出,我的味蕾随着辣味,酱香在搜索在蠕动,最后化作一丝清水流出嘴角。

这个时候的炊烟应该是满足。

数九寒冬的天气里我尤其喜欢这锅屋,尺把厚的积雪覆盖着大地,也在屋顶上盖上了一层白白的棉絮,浓浓的炊烟从烟囱里冒出,灰白灰白的,渐渐的在蓝天和白雪的映衬下变成了一缕缕蓝色的飘带在屋顶上盘旋。而屋内温馨的热气,闷得发黄的锅巴浓香味,那锅盖上几层洗碗布是怎么也捂不住的。这香味是温暖的,让人对家有了眷恋,有了不舍。

真正感受炊烟,或者说对炊烟有思念是离家快三十年的现在。也许是看多了思乡的文字,也许是自己的鬓发也有了炊烟的颜色吧。

清明前夕,天空中下起了小雨,纷纷扬扬的,村庄上空像似披上了一层轻纱。车子开到老家门前的小路还未转弯进去,就见母亲锅屋门前那株桃树的枝桠上,绿叶尚未吐出,桃花已在绽放,屋后的柳树刚吐出鹅黄色的嫩叶,在微风中荡悠着,此刻锅屋顶上浓浓的炊烟正斜斜地向柳树的枝条间飘去,这个场景清新如一幅写意很浓的油画,解读这幅画的只有熟悉炊烟的人:母亲昨晚就知道我今天是要回来的,一定为了准备这一桌可口的饭菜从早上就开始忙碌到现在。袅袅的炊烟里我领悟到母亲的满足和欣慰。

我环顾四周,隔壁邻居家的屋顶上烟囱依旧耸立着,只是不见有炊烟,哪怕淡淡的丝丝缕缕。村庄少了炊烟似乎就少了生机,像个老人快要断了气息。而以前的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炊烟一直是村庄的标志,连同炊烟升起时母亲呼儿吃饭那悠长的喊声一直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这蓝色的精灵伴着村庄,生生不息。

我是闻着这柴草的烟味长大的,多年后,村庄上空没有了这淡淡的炊烟时村庄又是怎样的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他乡是看不到炊烟的,貌似花园的小区里一栋栋样式差不多的别墅、窜入云天的高楼压根就看不到那黄砖砌成的有点丑陋的烟囱...
    林建明阅读 6,605评论 24 124
  • 1.现在这些情景是看不到了,经济社会什么都成了商品,吃的用的玩的看的超市都有,比自家做的还要精致,耐看,还有人都不...
    夏夜微凉_7e98阅读 2,656评论 1 7
  • 每次放学归来,绕过村口的那棵大核桃树,看见我家的第一眼,总是寻找屋顶上有没有飘荡着蓝盈盈的炊烟?那是母亲的炊烟。 ...
    半涩弦阅读 3,468评论 8 14
  • 前阶段我们回家看望双亲二老,家里又在重新装修了,令我惊奇的是,爸爸一直视为宝物的土灶居然拆掉了,我再也看不见屋顶上...
    在水逸帆阅读 3,968评论 0 6
  • 炊烟是温暖的,是人间烟火气旺盛的象征,缺了炊烟笼罩的村子,总感觉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始终让人心里空落落的不自在,而...
    听雨的书屋阅读 3,4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