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天的行程,早早吃完早餐,领队就带大家去平遥古城。一百号人的队伍还是很强大的,早餐就分了两拨吃,就象蝗虫过境一样,看着就有害怕的感觉,更何况身临其境了。队伍浩浩荡荡开过去,走了一段距离就到了城门口。听导游说,这是中国的四个古城楼,这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有几个因素:一是当地的老百姓穷,没有钱盖新房;二是日本鬼子来的时候,当地人主动投降;三是从空中看,平遥古城很象是龟,又名龟城,而小日本是信仰龟的。几种原因才得以保存完好的一个古城,多少街,多少巷,我还真给忘记了。记得导游说在明清年代繁华的就象现在的北、上、广。全国有七十多家票号,平遥古城就占了二十多家,还有一个相当于总行,年前全部存放总行,过了年再分散各行。城里有一片富人区,几进几出的院子,不是一般人根本无法买得起。我们去参观了总票号,也参观了县衙。县衙一般都是坐北向南,除了开封府的是坐南向北,有三个门。左边的小门走犯人,"旁门左道"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县衙三进院,这个县衙有两处和别的地方不同。一是县官是六品官,并由中央部门直接指派,由离此地五百里地的异地官任职,并且不能带家属。二是此县衙是唯一带花园的,可以无事时在后花园里赏花、喝茶,也是因为高佩的原因吧。县衙正对面有一堵墙,上面刻着一个怪兽,是个贪吃兽,上面有日月照着,让你不得贪吃,因为下面全是火焰。听了这段,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呀。
古城除了深深的车辙印,古老完整的城墙,古老的建筑,还有一美好事物,就是小吃了。一边走,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寻找特色小吃。平遥牛肉很出名,吃了以后真是觉得好吃,还有碗秃,就是吃不惯拷栳栳,真心觉得不好吃。今天还吃了哈尔滨冰淇淋,反正好吃就行了,还有这的手工饼。晚上大伙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还在感叹,还是咱们家乡好呀,吃得好,水也好。一点钟集合后,再次坐车三个小时到了碛口古镇,九曲黄河十八湾的第一道湾,黄河的水很混浊,和长江的水有非常大的区别。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到了这的风景区,要走到山上,深入到民家窑洞里看看。要走二十多分钟的山路才能上去,这让我很为难,因为我的椎间盘的问题,加上膝盖也不好,能上去吗?可不上去不是就错过风景和民俗了吗?咬咬牙,还是上去吧,担心走得慢,赶不上大部队,干脆走到前面。真心佩服自己的坚持,和大伙一起走完全程。
这儿的建筑很美,有着独特的地方,一重重,一层层。还有大瓮垒成墙,就象西藏的经幡一样。我们看到有不少人在画画,和他们打讪后聊了几句,老师是徐州人,和我们的口音很类似。看着他们画的画,还是很羡慕的。在这个地方,我们眼中看着层叠的房子和人,还有袅袅的炊烟是风景,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又看到了在夕阳下,黄土高坡上泛着金色的光芒,在洒满金色光的映趁下人也格外上相。真是处处是景,美不胜收。在农家乐吃过了晚饭,我们住进了窑洞。一间屋子,一个大炕,炕房旁就是炉子,里面有个卫生间。其实这个条件很不错了,有自来水,有卫生间,吃的还可以,层层叠叠有四层,我们在二层住。在下午爬的李家山的山头上住的一户农家,要到山头的后面挑水吃,要走二十来分钟,还是上上下下的山路。两天挑一担,一桶用一天,他们说很少洗澡,因为缺水。这儿特别干燥,看着他们晒得古铜色的皮肤,和充满皱纹的脸,心里还是觉得戚戚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都有各自的不易之处。就象是我们这有小小的山,有水,有米,有面,生活很美好。又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高等学校却是最少,孩子考学真是太难。唉!
他们这最值得一提的最大特色,就是枣。漫山遍野的枣,路边落的到处都是。明天还有一任务,就是采枣。几乎没有了叶子的枣树,上面带着的都是红红的枣,尝一尝并不甜。导游说:虫都不吃的不是好枣。这句话很有哲理性。
很晚了,躺在床上,和一个陌生人同床共枕,在山西碛口古镇,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第一湾的地方,在夜凉如水的时候,一个一个敲出来一天的感受和见闻,并且一千五百多个字很不容易了,虽然有很多话,请原谅我不再写下去,天晚、夜凉、疲累、友休,加上我再传照片,和伙伴们一起领略这里的美好,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享受生活的幸福。所以晚安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