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儿子听到一个故事:一个人,在早上起来解手的时候,发现茅厕边上有一颗米饭,他捡起来就吃了。
儿子听完这个故事,问我,妈妈,茅厕那么脏,他怎么能把那颗米饭吃了呢?我心想着,孩子,这只是故事而已。但还是笑着对儿子说,因为那个人爱惜粮食,不肯浪费一颗米饭。
今年寒假,我和儿子去参加了一个国学亲子班。在第一天授课结束时,一位香港的授课梁耀觉老师向大家提出:课后大家用餐时,珍惜粮食,不浪费一饭一菜。自己吃多少就打多少,如果吃不完,也不要倒掉,留在碗里,梁老师和义工们来吃。
就餐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梁老师拿着一空碗一勺子走来走去,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等着吃大家吃不完剩下来的饭菜。
当时的我,吓出一把冷汗,吃别人的剩饭菜,这举动,太让人接受不了了吧?
一连好几天,梁老师都是拿着空碗等着大家的剩饭菜,当然,大家都出于礼貌,把自己的饭菜吃得光光的,不好意思把剩饭菜留给梁老师和义工们吃。
虽然梁老师和义工们没有吃到大家的剩饭剩菜,但我却好几次看到义工们捡起掉到桌面上的米饭吃掉。
我很震惊,也很迷惑,是什么让他们能这样做到珍惜粮食?
在亲子班的最后一天,吃午饭时,一位李同学坐在我身边。吃完饭,我和她闲聊了一小会,聊到梁老师吃别人剩下的饭和义工们吃掉下来的米饭,她一点都不惊讶,她很平静地说,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珍惜粮食,从不浪费。
我问她,你不觉得不卫生吗?她微笑地说,既然是食物,怎么脏呢?
别人吃剩的,不会带有他人的唾液或者万一带有病菌……我继续问,她依然微笑地回答我,那是食物,你把它看成是食物,它就单纯是食物。
那一刻,我向着她感慨,哇,要多大格局的人才能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呀?
她回答我,珍惜粮食,不用讲格局,只是每一个人的意识罢了,你觉得粮食不应该浪费,你就会用行动去做到。
还餐具时,我和她边走边聊。在还餐具时,餐具桌上就有几粒米饭,李同学拇指和食指往下一夹,拿起就放进嘴里。
我在她身边,愕然不已。那动作,很自然,不拘束,不做作,看见,捡起,放进嘴里,嚼碎,不知不觉已经滑到肚子去了。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种敬畏粮食的行为。对某物敬畏,你做的任何举动,在他人看来都是天然浑成的。
学习回来后,我和儿子对待食物也发生了变化。在家里,吃每一顿饭时,都把碗里的米粒吃光,有时夹饭菜,不小心掉落在桌面,我们也马上夹起来吃……对于吃饭,可以简单的,绝不要求丰盛;能在家里下厨的,绝不下馆子……
丈夫看着我和儿子在餐桌上的举动,随喜赞叹:珍惜粮食是一种修行,既然是一种修行,就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一个简单的珍惜每一粒米饭的行为能一直坚持到底,其他衣食住行也就不在话下了。小事能做好,更何况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