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坚信:任何事情,只要能吃苦,只要肯付出,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一直努力,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事实上,经常会发现很多事情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去做,总是会出现效率很低,失误很多,效果不佳的情况。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对,是思维!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思维误区。
一是经验主义的惯性思维。这是绝大多数人会遇到的思维误区。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掉入经验主义的思维陷阱,或是高度自信,凭借自己一身久经沙场的经验、直觉,坚定不移地一根筋干到底;或是盲目跟风,照搬照抄所谓“前人”“高人”的经验做法。总之,不与时俱进,不认真思考,不仔细研判,对面临的现状和变化置若罔闻,对可能存在的的问题和风险也浑然不知,总以为自己正在做着正确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自食其果。
二是自我中心主义思维。这种自我思维模式,源于本性,思维上容易内方外也方,眼里容不进沙子,心里更容不得他人的观点,对自己认定的原则方向、方式方法、预期效果都固持己见,但纵然本领再大,当工作中遇到真正难啃的骨头时,没有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也难免会独孤求援,恨不当初。
三是盲目乐观主义思维。总认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坚信只要肯攀登,胜利就在前方,曙光就在黎明。这样的激情谋事,往往会导致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形势预判严重不足,而无功而返;也及其容易忽视前车之鉴,最后,即使在哪里跌倒过,依旧还是在哪里摔跟头。
四是功利主义思维。该种思维本能的第一念头就是“这件事如何能使最终的结果利益最大化?”在干事创业中,该种思维容易让人忘记初心,失去本心,极易损害他人利益,又怎可能做到善始善终呢?此外,在战场上更是少不了因贪功冒进而血流成河的例子。
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之而有得”,意思是带兵作战必须做到三思而后行,才能“未战而庙算胜”。归根结底,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就很容易在思维误区中难以自拔,不论过程怎么努力,其工作结果都会是难尽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