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封信(人格分裂)

亲爱的朋友,

  祝好!我刚刚起床,飞速地刷完牙洗完脸之后,给你写信。时间有点赶,因为九点半就要去训练了。昨日开始的排球队训练,现在我浑身酸疼,大腿,胳膊,走起路来就像僵尸。

  我是昨日凌晨到达的纽约,从飞机狭窄的窗口望下去,灯火阑珊,从座位前的品目上看飞机外的摄影机视角,一片灯火倒映在飞机之上,倒是有些盗梦空间的感觉。今年的排球队很多人,十二个人,教练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两人、三人、四人、六人训练,我便在想,如果这样的话,大概对于一支队伍来说,十二个人是正好的数字,少一个人不行,多一个人也不行。除开去年的队员之外,有四五个大一新生,也有三四个大四学姐,晚上吃饭大家热烈地说着话,我却无话可说。对面的姑娘一开始曾经试图跟我聊天,我却因为背景太过喧哗,请她重说了好几次,说了几句,姑娘就放弃了。哪怕是曾经一起训练的一年的队员,我们之间也不曾有过太多的交流。

  前几日读李娟的《九篇雪》,有一句话感同身受。她说她时刻高度警惕,不让自己过度沉迷于某件事物之上,因此始终无法彻底地投身于任何事件之中。

  我想,我就是这样子的状态。我身在其中,却又不在其中。我像是一个幽灵,漂浮在几米之外,淡漠地观看这一切的发生。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有一点人格分裂。

  特别是当我在说中文的时候,和我在说英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被语言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人,或者说把我的两个状态分隔看来。

 当我在说中文的时候,我其实话很多,常常会说很多无意义的废话,只是为了不会尴尬地冷场。可是当我在说英语的时候,我话很少,大概是因为很多时候想要说些什么,在从中文转换到英文之后,就会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好像给了我第二次思考的机会,就会发现很多的话都毫无意义。

  恩,人格分裂,大概就是我身上特别量子力学的地方。

  我觉得当我在说英语的时候,我就像李娟所说的,我似乎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警惕自己,不让自己过度沉迷,因而无法彻底地投身于此时此刻,当下。我不是当事人,我是旁观者,而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让很多事情与我无关。

  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也不知道这是否是我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在事后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或许我现在在做的,也是同一件事情。大概是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大概是我英语听力和口语不好,所以才会让我无法和人如同用中文交流。

  人们总说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如果这就是我的舒适区,那么,我需要打破吗?如果我真的性格如此,那么我需要将自己改造成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所偏好的性格吗?

  祝一切都好!

  八月二十一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济学不关心阴谋论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人如何致富,国家如何富强的学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
    瞰川阅读 973评论 0 1
  • 现在脑子发昏,感觉像是鸡蛋上面的那一层膜,不撕掉其实也可以吃,但是就是觉得带着膜吃它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吃起来不干脆,...
    Dayu大鱼阅读 143评论 0 0
  •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被现实中的困难击倒,就在于我们没有很大的使命感。一个人的使命感决定着一个人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一笑人生阅读 215评论 0 1
  • 光的研习十一班开学已经四周了,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感受到他们每个至纯的可爱。一开始他们就表现得非常厉害,前面的学长...
    我是云朵面包阅读 837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