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是一家私募行业的数据分析师,工作两年中主要将私募数据信息转化成产品和报告,技术含量不高,业务逻辑只能算是了解。希望寻求自己的新道路,拒绝了转岗为行业研究员的机会(现在想想是一个损失也可能是个机遇,面试TL时候人家跟我说这个职位实际上一是可以做产品经理,另一个就是可以做行业研究员。产品经理的工作很难被量化,行业研究员属于一级行业研究,但是我希望进入二级市场进行行业研究,毕竟CFA相关)。读了很多人的求职经历,有很牛的数据挖掘牛人,也有一直挑战职业瓶颈的人(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充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
目前有站在三岔口上。
1、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这方面比较弱势,但是我目前只能走这种技术型的,因为我喜欢确定性的按部就班学习,性格非常保守,只能做技术方向,这和我之前的工作经历和跳槽学习心理非常相关,我喜欢确定性的技术,非常羡慕程序人员,这个一直是个遗憾。
2、行业研究员,投资分析师,量化投资员:前一个可以成长为二级市场基金经理,中者可以成为一级市场投资经理,后者发展前景很好可以成长为基金经理。但是我目前遇到的问题是没有OFFER。最主要的原因是学历不够格,非211重本很快就会在毕业季被淹没,VC/PE机构在上海没有几家。我也很难找到这种职位。特别是量化,学历要求太高,基本博士开始,而且还得必须有一定经验。至于为什么没找到其它金融行业的行业研究员,主要是因为自己一开始的职业规划就不清晰,明知道私募的晋升路线是行研-投资经理-GP,如果一开始想转行纯数据分析或者行业研究员,为什么没有考下来CFA二级或者培养好自己的Java,python,SQL 能力????这是我的一大败笔!!!!引以为戒!!!!
3、产品经理,数据规划等其它工作: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职位很难量化,管的事物非常杂。
从目前求职的状态来看,我只有走金融行业的数据产品分析这条道路了,目前目标是CFA二级拿下,数据分析技能SQL精通,Java开发熟练。懂得金融建模技术!!!
路透和彭博这两个国外的金融信息服务商,与我们国内的金融数据软件压根是两个概念。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通讯社(这一点上,大智慧通过在香港设立记者站,正在慢慢赶上),本身就是世界上最优影响力的两个财经新闻机构;另一反面,他们的终端还是许多OTC交易的电子平台,甚至能够向合规部门提供交易监控服务(彭博有,具体叫啥我忘记了)。离开了彭博和路透,可以说,国际外汇市场和大部分债券交易都会陷入瘫痪。
不过,新闻只是这两家公司在金融数据之外提供的增值业务。。。彭博和路透EIKON终端,基本版动辄数千美元一个月的使用费,那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
@陈恺我不太清楚路透的起源,至少彭博是从金融终端做起来的,后来才开了通讯社。彭博是一个传奇,老板本身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交易员出身,公司重组被laid off之后,用赔偿金开发了第一个金融终端。
实际上彭博和路透的新闻都是打酱油给老百姓看的啦。机构投资者如果说自己是看彭博或者路透的新闻做交易的,那么会被全市场笑死。基本上媒体里出现的新闻,机构投资者至少10分钟前已经在各种交易软件的聊天群中看到,然后是金融终端,半小时后网络媒体,基本上半天以后才会上电视。有的时候,媒体甚至会比市场晚知道1个月以上。。。这方面的服务,我个人感觉路透比彭博做得更加及时,道琼斯也不错。
第一部分: 先说数据.
我的网站原始数据来源是用路透的Thomson Reuters Knowledge Direct (TRKD.) 不错的API, 终于跟现在的数据标准接轨了 -- SOAP 1.2 + XML格式来向他们的服务器发讯号. 在我挑选数据供应商时, 我发现了一个这样的规律: 基金数据全被MorningStar垄断了, 其他的数据全被路透垄断了, 除非你去证交所自己买链接. 你去找小的数据供应商, 他们其实就是把路透的数据打包再转手卖给你, 因为他们没能力去买各个证交所的链接在建立数据库和软件的.
第二部分: 说说终端机.
而彭博更倾向于做终端上. 个人比较讨厌彭博的终端机. 我个人感觉彭博的终端机口碑在一点一点下降. 有很多其他不错的终端, 比如FactSet (我喜欢他们的R的API和Excel的插件), Capital IQ (S&P出的比较贵), TradeStation我也很喜欢. 选一款你们公司适合的, 比拿一大把傻钱, 然后塞到彭博的口袋里强. 当然你也可以用网页的风险控制终端, 比如说我们咯 (无耻的小广告...)
从传媒到增值服务:彭博社如何玩转商业周刊
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3-08-09/pid_8432559.htm
我的另外一个担心的问题:程序会不会过时?
虽然钱途貌似一片光明,可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同样也面临着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一,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必须保持比较高的学习强度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第二,对于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来说,一个中专大专毕业的学生到社会上随便学一个Android或iOS的培训班就可以找到一份月薪非常可观的工作,读四年(名牌)大学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刘未鹏老师的《暗时间》里找到答案——
重视知识的本质,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程序员行业的知识芜杂海量,而且总是在增长变化。应对这个问题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
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是;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像《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之类的科目没有用,一心只想赶快动手编程,学一些最新最潮的东西。现在看来,当年的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看完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之后,你应该就大概猜到答案会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