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真正体会到了表象背后还有真相,所幸有所觉察并放下了评判。当我急于评判一件事、一个人,我已经失去客观看待此事的契机。给予对方的评价是偏颇的,自然也无法得到优质的回应,于是事件不可能得到良好处理,甚至发酵导致冲突升级。
每个人的内心都如此烦躁,事无巨细统统在大脑后台高速运行,有时对身边人言语听若未闻甚至视而不见,何来闲暇静下心神去感受他人的情绪感受?
然而每个人又如此渴望被他人“看见”,从中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以得到力量。遇到挫折时,义正言辞的“道理”远不如默默无声的“陪伴”来得真切感怀。你的道理纵有千般好万般对,又与我何干?当心门关闭时,耳朵也是关闭的。
当我评判孩子功课不好时,我其实说的是:如果你功课不够好,我就不爱你了;当我评判孩子总是调皮时,我其实说的是: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于是孩子一直思考:如果我不够听话、成绩不够好、身体不健康,是不是就不配得到爱、不配得到任何好东西?这个问题将会一直问到大、问到老,是不是很糟糕?
因为我只接受“好”的你,而不想要“坏”的你,可是你本来就是既好又坏呀,没有办法啦!只能“分裂”或“分离”了。(“两面派”或“离家出走”)
有个年轻人在战争中负了重伤,当他伤愈后打电话给父母时,告诉他们他有一个战友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眼睛,能不能把他带回来一起照料,却被父母婉言谢绝了。两天后父母得到儿子坠楼身亡的消息,悲痛欲绝。当他们去认领尸体时,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眼睛。
PS:感谢心理学帮助我进行了自我觉察和觉察他人的训练,人生有了更宽广的触角去多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