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梅小姐都是以善意的眼光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很多时候她会觉得:别人答应她、大公司承诺她、去大超市买东西都是靠谱的,习惯性的不会去想太多留证据的事情,直到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她陷入了深思,也给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她上了一课,她愿意把自己经历的这些事跟大家分享,避免大家跟她一样遇到麻烦,也希望这些事情的始作俑者们能够反思一下,做人诚信真的就这么难么?信任别人及让别人信任就这么难么?
第一件事是梅小姐应聘某互联网大厂的事情。该大厂在7月份主动联系梅小姐邀约面试、经历了一轮面试、二轮面试直到三轮面试,面试过程中见到了部门负责人。面试结束后该负责人承诺两周后给梅小姐答复,结果1个月都过去了,梅小姐迟迟未收到任何答复,梅小姐联系当初联系她的人力,对方傲娇的直接没有回复。梅小姐心想这事儿应该过去了,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11月份的一天,梅小姐忽然又接到该大厂人力的面试邀约电话,通知梅小姐再去面试一次,怀着好奇的态度梅小姐去了,这次是见了之前一面和二面见过的两人。梅小姐又跟对方聊了一会儿,然后对方明显表现出对梅小姐意向。这次进展很快,就到了做心理测试、提供薪资证明的步骤,结果到谈薪资阶段,乌龙又来了。梅小姐提出了期望薪资,人力给出了她们希望的岗位薪资,和梅小姐心理期望值差距较大,人力当时表示自己的职责权限可以帮忙争取到某个中间值,梅小姐就答应了。人力承诺第二天给答复,结果两周都过去了,梅小姐还是未收到任何反馈,更可笑的是在人力和梅小姐谈完薪资的第二天,某招聘网站上就重新挂出了与梅小姐应聘岗位相同的招聘需求,而且还把薪资上限定在了梅小姐期望值上,比几个月前的薪资额度大大减少了。
梅小姐这次还是主动联系了人力,好在这个人力还是回复了梅小姐说薪资没谈拢,她们已经在跟下一个候选人接触了。这件事让梅小姐心里很不舒服,仿佛自己成了菜市场上的白菜一样,谁要价低就要谁。前期接触过程中人力还在一直跟梅小姐强调要赶紧办离职,如果梅小姐当时信以为真,真的辞职了,这下可不是任由这些大厂宰割了?而且这么宰割还不算什么,遇到一个比你卖的低的人,很可能还直接以什么理由把你辞退了或是让你入不了职。
至此,梅小姐学会了一个道理:民企要的性价比,国企要的是信誉。没有牛到能随意跳槽的程度,莫入民企的坑。大厂尚且如此,其他不知名的小公司在招人开人方面不是更随意了?身在职场中,若无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要盲目从体制内跳出来,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美好。
第二件事,梅小姐去做汽车保养的事。梅小姐当初买汽车时,4s店送了两次保养,梅小姐问销售要保养票据,销售说直接去售后做就行了。梅小姐就没在意这件事。直到一年半后,梅小姐去售后做保养,售后问梅小姐要票据,梅小姐说不是不需要么?售后说怎么可能,让梅小姐去找4s店,但店里当初卖给梅小姐车的销售已经离职,店里接待的前台很不情愿打电话请示了销售经理,销售经理表示没有这回事。
梅小姐表示要见销售经理理论,前台随意给梅小姐指了一个屋子,梅小姐进去之后发现并非经理的办公室。梅小姐忍不住对店里正在买车的意向客户大吼:“买这车要当心啊,就这一家售后,说不定以后还得溜了”。那两名顾客立刻有点犹豫,前台这才见事情不妙,慌忙把销售经理寻来。梅小姐又跟之前卖车的销售打了电话,让她跟现任经理核实,现任经理仍不相信,让找各种票据,最后发现之前销售没把送保养这事儿写进合同里,折腾了一大圈,还是不能送。
这时,梅小姐忽然翻到之前自己买车时跟这个销售的聊天记录,里面提到送两次保养的事,梅小姐还提醒销售把她写进合同里。销售经理这才加了梅小姐微信,让她把聊天截图发过去,随后给梅小姐打了保养单子。
经此事,梅小姐觉得这件事里,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没有亲眼见到销售在卖给自己车的合同里填写送保养事宜给自己带来了这次麻烦。而销售,做不到按照承诺办事,实在是有不称职之嫌。前台和销售经理,不弄清事情,觉得能糊弄顾客就糊弄过去的不作为行为,实在可恶。这还是一家在大北京销量比较好的4s店都这样,其他小店又会怎样?我们常讲的诚信、职业道德,放在这些人身上又怎么考评?
第三件事,发生在梅小姐家附近的超市里。梅小姐晚上和爱人一起去超市买牛肉,牛肉价签85元一斤,梅小姐说便宜一些吧,老顾客了,卖肉的妇女当时就同意了,说要过年了,今天给你便宜些,65元一斤。梅小姐想着大年三十要和家人聚会就多买些,要了将近4斤牛肉。后来,梅小姐和爱人又在超市买了一瓶生抽回家了。晚上睡觉时,梅小姐忽然想起今天结账金额不太对,不到4斤牛肉加一瓶生抽花了310多元,生抽不可能50多元一瓶吧,或者是自己记错了,牛肉是5斤?左思右想梅小姐觉得不对劲,梅小姐起床打开冰箱把牛肉标签和超市购物小票翻出来,一看金额不对,价签上牛肉是80元一斤,也就是说,卖肉妇女表面说给梅小姐优惠,实际打价签时还是把牛肉打成了高价?
梅小姐心想或许是卖肉的一时记错了,把价格打错了,下次去那儿买肉时再协商这事或是再多买一斤让优惠些也行。第二天梅小姐忽然想起自己加的有超市购物群,群里有超市客服,梅小姐就在群里问了出现肉价格不一致问题怎么办的事情?没想到客服很热心的加梅小姐好友,让梅小姐把小票发过去,客服替梅小姐去沟通了。客服找到卖肉的那家后,卖肉妇女要求跟梅小姐通话,梅小姐就接了电话,令梅小姐没想到的是,那个妇女开口就说:“妹妹,你肯定是听错了,我家牛肉从来没卖低于过80元,一定是你搞错了。”听到这话后,梅小姐心中怒火一下子就起来了,梅小姐说:“你就胡说八道吧,我前段时间刚在你家买过,那时候也是60多元一斤,昨天买肉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听完这句话后,卖肉妇女还在狡辩说自己家没卖过这么便宜,梅小姐顿时火冒三丈说,我本不想跟你理论。一是,我是有正经工作有正常收入的人,没必要为了几十块钱去“碰瓷”;二是,我之前在你家买过几次肉,觉得你本人还不错,看着挺实在的,我原本也想肯定是你当时大意了,价签打错了,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找你说还是下次买肉时再一起算清楚,但你今天一直这样说,我觉得我就必须要把钱要回来,如果要不回来,我立刻投诉你。听到梅小姐说话这么强硬,卖肉妇女一下子说话软了下来说,妹妹,我错了,你把小票发过来,我算算该退多少给你退钱。梅小姐发了小票过去,一段时间没有回复,梅小姐又把应退金额编辑了微信发过去,这时对方给梅小姐转了账。
转完账后对方还在解释说自己不可能把肉卖这么便宜,一定是梅小姐搞错了。收到钱后,梅小姐又送了对方一句话,做生意诚信第一,你这样的卖家我以后再也不敢从你那儿买肉了,这些说完后梅小姐直接删了对方好友。后续梅小姐又向帮忙解决的客服到了谢,希望商场层面能加强这一块儿监督,梅小姐心想自己以前来买肉时应该是东西买的多,没在意最终的价钱,估计没少被骗。
经此一事,让梅小姐意识到小人是善变和狡猾的,你不去监督她,她肯定会耍小动作。梅小姐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大超市,都有这种狡诈之徒,不惜牺牲超市的声誉。其他地方又如何呢?如果不是商场客服监督给力,今天这件事能顺利了解么?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建国72年,改革开放43年,人民脱离温饱问题30多年的一年,这几十年里我们发展了经济,提升了科技,但人民的道德素养又提升多少?我不怀疑所有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党领导的信任,但我怀疑的是全体国民的素质,尤其是诚信提升了多少?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每买一样东西甚至每吃一口饭都要去思量靠不靠谱?怎么留证据的话,我们即便收入翻了翻又有何意义?我们的生活又有何幸福感可言?诚信社会推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深入不了人心,为什么有些人就愿意铤而走险,愿意抱侥幸心理?一种好的理念到底怎样去推广,怎样才能深入人心,靠处罚?靠教化?还是靠文化?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身边的这种不诚信行为予以揭发和警告,这样周围的风气才能越来越好,未来才能一片政和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