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所言,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应对此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p13
面对孩子磕碰这样的事情,作者认为首先大人不能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孩子觉得这是平常的一件事。首先轻轻请问孩子的疼处,安慰她“马上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然后带着孩子给小板凳或地板揉揉疼。幼儿具有泛灵论的思维,他们认为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跟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给小板凳揉揉疼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即让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善良和豁达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息。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世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痛”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真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