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随着朱永新教授理解一下“课程”的概念。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意思是“跑道”或“道路”,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路线”或“学习的进程”。
这样看来,课程就成了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那么我们惯常理解的课程定义就过于窄化了。既然课程是一个表示路线或进程的动态词汇,那么以书本为表现形式的课程,就有了动感,有了生命了。而通过课程教学表象的教育,就不只是学习书本中的知识那么狭隘了,用朱永新教授的话说, “教育并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拥有者,而是能够运用知识去探寻新知和创造的人,知识学习本身从目的变成了手段。”
这样的话,我们又要对未来教师的能力构成进行一番思考了。当未来的学生在学习中心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各种渠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之后,这些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多是以堆砌的形式存放着。面对此类情况,教师会怎么做呢?
第一类教师会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帮助他们将这些相对独立堆放的知识重新摆放,使其形成体系,建立联系,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构起知识网络,以方便在运用时能够以一点激活一面乃至一体。所以,这时需要教师拥有指导学生形成这样知识网的能力。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的大多数老师还是因为成绩而局囿于课本知识的传授。
第二类教师在第一类教师做法的基础上,同时还会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在创造性地运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新知,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探索、发现、创造、成长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第三类教师则在前两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获取、整理、运用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内在魅力的发掘,使学生始终对其保持一种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未来,第一类和第二类教师需要考虑面对“下岗”的问题了,第三类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更新内在知识结构,同时学会适应信息技术手段,学会与其“和平共处”,为我所用。
也许,我的思考不深刻或有失偏颇,但是如果能够由此引发大家对于未来教师的职业要求的思考,那么即便我想错了,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