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战神秘主义和阴谋论的重要构成之一,纳粹德国对超自然能力的迷恋启发了一个充满恶趣味和黑色意味的亚文化流派。对于当代观众来说,最熟悉的娱乐产品莫过于在《德军总部》里大战希姆莱的黑科技,在《使命召唤》里摧毁纳粹僵尸。但这一题材也并非缺乏影视化表现,最早的纳粹僵尸电影,甚至可以追溯到1941年的《僵尸之王》——彼时距离希特勒饮弹自尽,还有着4年时间。
就当代电影而言,超自然纳粹的概念也并非与主流绝缘,这就包括了斯皮尔伯格在《夺宝奇兵》中的商业化改造,迈克尔·曼在《魔鬼战士堡》中的恐怖片处理。而新世纪以来,在网络的推动下影视市场逐渐细化,B级片迎来了一小波的复兴,这也就促使了这一题材的回归。既有低成本和超低成本的僵尸片《前哨》《死亡之雪》,也有大投资的2012年的科幻片《钢铁苍穹》,当然也有了这部来自J·J·艾布拉姆斯的坏机器人的,准A级的《霸主》。
作为一部R级血浆片,比利·雷和马克·史密斯创作的剧本虽然简单,但又非常的坚实和有趣,在导演朱利叶斯·艾弗里的操持下,提供了一些非常具有潜力和感染力的镜头,演员之间也有着良好的化学反应。事实上,以普通电影的标准而言,《霸主》甚至有些惊艳。但简单直接的架构,注重感官刺激的视觉设计——作为一部高概念和高度类型化的惊悚电影,《霸主》显然并没有太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并没有真正超越一般的二战僵尸电影,也没能提供真正有趣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
恐怕这也就是《霸主》仅仅是一部坏机器人电影(甚至都不是科洛弗宇宙电影),而不是J·J·艾布拉姆斯电影的原因之一。而与早前的《科洛弗悖论》一样(两部电影的导演甚至都叫朱利叶斯 Julius),登陆Netflix这样的点播平台而不是院线的话,或许会更对《霸主》的气质与胃口。
J·J·艾布拉姆斯制作的(伪)科幻怪兽电影,似乎对惊悚元素有着独到的运用:《科洛弗档案》的伪纪录风格手持摄影,《科洛弗道10号》开发了约翰·古德曼的变态潜力,《科洛弗悖论》虽然质量不高,但至少有几场戏还算吓到点子上(不算片尾的超大号怪兽)。《霸主》不像传言中的那样属于“科洛弗宇宙”,但在公式化内容的执行程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霸主》都能将观众牢牢地按在座位上,窥伺潜伏在法国教堂的邪恶纳粹实验,将会带来怎样的一场《活跳尸》式的噩梦。
尽管规模较小,但与同类型的僵尸电影相比,《霸主》还是很“豪放”地烧掉了3800万美元的制作预算——这个数字已经很接近《科洛弗悖论》,但是咖位要明显小得多。而很明显地,大部分的预算应该都花在了开场的第一幕里:一场包括了从夜间空袭伞降到落地遭遇战的,“真正”的战争戏。而在制作水准上,这段戏也是全片最具观赏价值的段落了。
但从这里开始,《霸主》似乎就开始迷失了方向,在长达半小时的推进中显得有些乏味和缺乏惊喜。部分原因是由于皮鲁·埃斯贝克在片中饰演的反派角色缺乏独特的魅力,对于纳粹军官来说太过类型化,与《无耻混蛋》的汉斯·兰达或者《潘神的迷宫》里的韦达尔上尉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至关重要的是,每当《霸主》看起来就要开始像“刑房电影”一样挥洒血浆的时候,就会突然被看不见的手从疯狂边缘拽了回来。如果是山姆·雷米,昆汀·塔伦蒂诺或者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来操刀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强行理性的——毕竟这本来就是一部B级“爽片”,如果每次都在高潮之前强行cool down的话(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为了拖时间),实在是扫兴。
尽管如此,作为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首次涉足真正的恐怖电影,《霸王》展现出了一定的胆量与气质。由于高度类型化,欣赏这种“肤浅”的“复古”电影不需要什么逻辑或标准,就好像不需要任何历史知识,就能爽玩《使命召唤》和《德军总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