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了,还是借抑郁不上学?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其实在伤孩子
“他说自己抑郁了,但还能打游戏打到凌晨三点,是不是根本没事?”
“她说自己上不了学,但追剧、看小说能看一整天,是不是装的?”
“我怀疑他就是不想上学才说抑郁,真抑郁哪有笑得出来的?”
后台收到最多的家长提问,就是这个:
“我怎么知道,孩子是真的抑郁了,还是借抑郁不上学?”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一次性讲透这个问题,尤其是写给那些内心充满怀疑、愤怒、痛苦、却又充满爱和焦虑的家长。
01|一个真实案例:她笑着笑着,突然割了腕
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学习压力大、亲子关系紧张、经常被妈妈批评“矫情”“不努力”,开始出现失眠、厌学、食欲差、心情低落的情况。
但她表面上依旧笑嘻嘻的,和朋友聊天、刷短视频,状态看起来还不错。
妈妈因此非常怀疑她是在“装病逃避”。
直到某天早上,她没有起床,妈妈推门进去,发现她手腕上满是血,床单上大片血迹——
她留下了一张字条:“我没有撒谎,只是你不相信我。”
02|真正的抑郁,不是你以为的样子
我们大多数人对“抑郁”的想象,来源于影视剧:
整天以泪洗面、阴沉冷漠、痛苦呻吟、什么都不做。
但在真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的抑郁,是“功能性”的,甚至是“微笑型抑郁”:
他还能笑,甚至笑得比别人都响。
她还能玩手机、打游戏,看起来活力满满。
他还能写作业、去上学,没人发现任何异样。
但你看不到的,是深夜关灯后的无助、是躺在床上不想动弹的疲惫、是想死又舍不得父母的撕裂。
心理学上,把这类状态称为“高功能型抑郁”或“微笑型抑郁”。
他们不是没事,而是太不敢有事。
03|那孩子在玩手机、追剧,是不是就没问题?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如果真的抑郁了,怎么还能刷短视频笑出声?”
你看到的,是他最后的“自我麻醉”方式。
刷视频,是为了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
打游戏,是为了在虚拟世界里获得一点掌控感;
一边说不想活了,一边熬夜上网,是因为白天太痛苦了,只有夜晚才有喘息。
所以,别用“能不能玩手机”去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
你应该问的是:“他为什么这么沉迷?现实生活里他正在逃避什么?”
04|如何判断孩子是真的抑郁了?
以下几个信号,值得你高度警惕:
1. 情绪持续低落超过两周
不是偶尔不开心,而是长期无精打采、提不起劲、情绪易怒。
2. 睡眠和食欲紊乱
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几乎不吃。失眠、嗜睡、昼夜颠倒频繁。
3. 兴趣丧失
以前喜欢的东西现在完全提不起兴趣,对所有事情都“无所谓”。
4. 明显的社交退缩
不想出门,不想与人交流,逐渐封闭自己。
5. 出现自伤、自残、表达轻生念头
这是最危险的信号,哪怕只有一次,都必须引起重视。
05|家长的第一个念头,为什么常常是“怀疑”?
因为你很怕。
怕孩子真的有病,你要面对的压力更大。
怕被别人议论:“孩子是不是教不好?”
怕这个标签影响他未来。
所以你潜意识里更愿意相信:“他是在装的。”
可这个“怀疑”,对孩子来说,杀伤力巨大。
因为他本来就在努力撑着,一旦发现最亲的人都不相信他,他可能会放弃最后的求救。
06|慢慢老师见过的那些“被误会”的孩子
一个休学在家的高一男生,每天刷短视频到凌晨,家长气炸了,说他“不是抑郁,是不想上学”。但他说:“只有不睡觉,我才不会梦见自己跳楼。”
一个初三女生,休学三个月,每天窝在沙发看小说、刷剧。妈妈骂她“装病”。可她在心理咨询中说:“妈妈只在乎我能不能考上高中,从来没问过我幸不幸福。”
他们不是懒惰,是痛苦到没力气努力。
他们不是逃避,是已经在崩溃边缘苦苦支撑。
07|那如果孩子真的只是在“逃避”,我怎么办?
你当然可以怀疑。
你当然也有权怀疑孩子是不是借口不上学。
但问题是,你不能只停留在怀疑,而是要去搞清楚,孩子到底怎么了。
这才是父母该做的“责任”。
08|慢慢老师的建议:“别等孩子彻底崩溃才求助”
如果你判断不清孩子是抑郁还是装病,请别一个人硬撑。
你需要一个专业、温和、又足够坚定的系统。
慢慢老师为此专门设计了“青春期复原7步系统”,帮助像你一样焦灼迷茫的父母,一步步带孩子走出困境:
🧭 第一步:信 —— 建立心理信任基础
🌊 第二步:理 —— 疏通情绪的洪流
🎯 第三步:调 —— 调整父母期待,降低心理压力
📋 第四步:定 —— 制定微小、具体的修复计划
🧗 第五步:适 —— 匹配他当前状态的成长路径
🧾 第六步:支 —— 建立多方支持系统
🔁 第七步:关 —— 保持持续关注与动态修正
每个孩子的路径不一样,但只要开始,就有希望。
写在最后
别用“他看起来不像抑郁”来否定孩子的痛苦。
别用“我还不是这么过来的”来掩盖自己的无力。
孩子不是你看不懂,是你不愿意去理解。
我是慢慢老师,专注帮助青春期抑郁、焦虑、厌学、网瘾的家庭找到出路。
我们一起陪孩子走出黑夜。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出现以下问题:
情绪反复崩溃、抑郁、焦虑、双相情绪波动
沉迷手机、不愿上学、彻底躺平
与父母冲突激烈,无法沟通
评论区打【学习】领取认知调频课程:
《从崩溃到掌控:3步解决青春期厌学 / 网瘾 / 坏脾气》,还帮助您1对1测评定位孩子的真实情况。
我们10年沉淀经验,已经帮助超3000个家庭走出困境。
别等孩子问题恶化,真正有效的方法值得越早越好开始。
别再一个人苦撑,咱们这次,用方法真正帮孩子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