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茹雪餐风 茹雪潇馨 2023-11-04 01:12 发表于湖北
昨天小手术,一晚上没睡好,打开公众号,静静地与文字共处。
一,与同行朋友交流
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我同行,教育工作,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们俩,聊工作,聊学生,聊孩子,也会聊生活。
她是以前说过的,陪我走过最艰难中学时代的老朋友之一。
这么多年,说起当年的细节,我依然热泪盈眶,初三,我们那时候住校,一个月一次假,每次她父母送来的菜,她总是第一时间,给我倒一大堆。
这大概就是我理解老俞,总是提起他的好朋友的原因。因为一起经历过啊。
当然,我今天不是写感恩的,她估计自己都不记得。
而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在一线城市,因为职业,被大环境影响,也见过太多优秀的学生,然后回家,再看自己的孩子,说实话,有对比就有伤害。
她孩子小一些,所以她现在经历的,我已经经历过了。
我和我女儿,这是第六年斗智斗勇。
今年9月份,我女儿让我给她买数学53,这一次,我坚决不买。
因为我不想再卑微地叫她多做题,也不想再洗脑。
我每学期,因为工作的原因,多给她资料,给她作业,哪一次不是写了三五页,应付我,博得我偶尔开心一下午。但是,你们知道吗,就是那三五页呀……一学期,也就那样呗。还因为这三五页,经常反目成仇,亲子关系僵硬。
我为什么要买?坚决不买了,浪费资源,还费钱,我还不如多给我自己买几本心理鸡汤。
然而,她最后,居然,从她的小金库,拿出一张毛爷爷……让我买书。
以前觉得她小时候,不懂事,去超市,看到这,想买,看到那,想买……
独立管理自己的小金库以后,抠得不行,几乎不动。
我还是不愿意,既然以前都不愿意做,那就算了,干脆快乐长大吧。
我故意说:你这钱,我也换不开,我的钱在手机里。算了,别买了。
她几乎哀求说:我不要你找零钱,就放你那里吧。
那我干啥?
废话,淘宝打开,买呀!!!
其实,当我现在听说她每天中午回家自己加强练习,那种场景,我有点难受,有点反感,甚至有点伤感。
那个在客厅,疯疯癫癫的小孩,怎么变成这样了……
有人羡慕我,终于不用辅导作业。
也有人羡慕我,光荣榜总有她。
但是,我真的觉得你们不需要羡慕。我自己也是一路成长,一路反思。
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女儿,尽力就好,快乐成长。
比如,我现在会找各种理由,让她去公园,去广场,也会找各种话题,从她嘴里套出一些学校的故事。
说回我的朋友,她给我分享,她家小公主,在幼儿园运动会主持的场景,我真的觉得太棒了!
我趁机把她狠批评了一顿,我给她说的最多的:我们做老师的,回家,记得要做个妈妈,对,就是最普通的妈妈。
我曾经厚颜无耻参加过全国硕士的统考,所以我也有资格说,教育综合涵盖了四本教材,当然大家都知道,我考得不好,但至少经历过,无憾。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我们老师,我们家长,真的懂教育吗?我看未必。
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给不了最好的答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声音。
生和死,都有一定的意义,也有故事,这中间,最精彩——爱和珍惜,体验和经历!
为什么,我们辅导作业,总会情绪失控?为什么,我们试卷签字,总是内心窝火?为什么,我们接送孩子,总是没有耐心……
我们责备孩子不做家务,但是我们认真教了吗我自己擦桌子扫地是我父亲手把手教的。
我们责备孩子作业拖拉,可是我们亲自体验了吗?
我们责备孩子周末晚起,可是我们自己早起了吗?
我们责备孩子不爱运动。自己又动了多少?
所以,最好的教育,绝对不是声嘶力竭地吼叫,也不是清华北大名校的聒噪,更加不是盲目攀比心理畸形……
一群有问题的家长,一群虚荣的家长,拼命追赶一批无辜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没时间看日落,没时间看日出,没时间闻花香,没时间追蝴蝶,甚至都玩不了泥巴小人,也滚不了铁环。
二,与学生家长交流
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有四个班的课。平常也有很多家长,突然加我微信,想了解孩子的情况,有时候,我没有及时备注,我有点分不清,然后我没有把学生平时的成绩,存在手机里,如果家长问起来有点尴尬的,我每次只能先委婉地沟通,第二天再去查记录,再针对成绩重新沟通。
昨天碰到一家长,她的阐述是这样,孩子不认识26个字母,在某音买了英语课程,然后不知道孩子成绩怎么样。
遇到这个家长我运气好,她心态好,说孩子哥哥以前英语是初中逆袭的,类似的情况,有她这句话,我心里松一口气。
但是这个小孩,她未来的规划要去沿海一线城市,所以这有点紧张,焦虑。
在这么一说下来,我总结下来,给了一些我的个人建议,孩子学习的问题,可大可小,若放大,就很大,若小化,就很小。
分数不是最重要的结果,但上课能听懂,能跟上节奏,就不会是最差的,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要念念经呀。
三,与女儿一起观影
晚上和女儿一起看了一部电影,郑渊洁的童话故事改编的——《鲁西西和皮皮鲁之罐头小人》。
她又二刷了。
在学校集体看了一次,这是第二次,邀请我一起观看,主要也是希望我可以认真看。
今年以来,我最大的进步,自我表扬一下,听女儿说话的时候,不看手机,用心听,陪女儿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看手机,手机给她保管,认真看。
鲁西西作为优等生,皮皮鲁作为后进生,兄妹俩,和他们的同学们,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浪潮里艰难地存在。
一直到鲁西西无意中邂逅了罐头小人,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新鲜离奇的故事,特别是罐头小人,从帮助孩子们作弊,到指导他们学习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又争取了很多的课外活动时间。
最后一场意外火灾,罐头小人,通过升级改造操控皮皮鲁的直升机,到天台顶部,紧张地通过绳索让受困学生滑到地面,营救几个学生于危难时刻,让在场的老师,校长,学生感动流泪。这是整个影片的精彩瞬间!
就是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女儿说,她一班上学生都流泪了。
不要嘲笑孩子们的幼稚,天真,因为她们也是有感情的,有思维的,我觉得被感动,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呀。
女儿的观后感,被老师择优选取,让我打成电子版提交了,有什么后续故事,我也无所谓。
我是下班回来,匆忙完成的,我当时没有看这个电影,也没有看书,我反正就是应付一下,她大概写了什么善良,友爱,品质之类的……
她其实,不只是看电影。好多年前,她舅舅给她买了郑渊洁的书,她都不知道看了多少次,那段时间,她经常沉浸在罐头小人里面,我都懒得去理她,年龄过了,我们没有办法去欣赏稀奇古怪的文学故事。
今天看来,还好,这个遗憾弥补了。我对孩子读的有些书,并没有了解。我们大部分时间各自看书,有交流,但是不是所有。
我那时候,只是觉得,舅舅买的,肯定没有问题。今天看来,错过了好多一起分享的好时光。
我们一起讨论,这个电影,以及书,就是在提醒,老师和家长,学生,多一些科学性,户外活动,多一些认知,多支持孩子爱好。
四,谈优美的语文课文
今天我在办公室,苏老师在讲《金色的鱼钩》,各位看官,应该记得,好有历史感的课文。
因为对文字的偏爱,沉迷,我喜欢优美的课文,我喜欢听老师讲课。
第一个细节,苏老师点了最后面一个同学,读其中一段课文,那个同学,我平时关注特别少,但是我在办公室听他读得很好呀。我都差点被带入了,那种大家对老班长的感动,怀念的场景。
我的感触,在语文课,每个学生很认真,很投入,这跟我英语课,反差特别大。我需要在这个点,反思。
第二个细节,苏老师在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提到了巴以冲突……略微讲了犹太人的片段历史……这段历史我是空白的,一直想补,但是总是空白,这次我真的决定,好好读一下。
我说这个语文课,因为历史原因,我曾经带过初中的语文课,当时拿起课本,我都傻了,第一单元我就不会,开始就是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
在英雄人物面前,我都不敢开口,我觉得我怕我讲不好。
我当时,从文言文开始入手的,在高中语文课学习,那是我以前还能有点优势的板块吧,也比较感兴趣。
那一学期,为了上好语文课,我临时恶补了不少历史课程,理科生,欠下来的债,总是要补的。
但是最后,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还是古文,文言文,作文……
凑巧的是,女儿今天也学习了《金色的鱼钩》,所以我们又多了好多话题。
她说今天因为青稞面,她猜测是一种青菜,有点闹笑话。
我没有笑话她,反而夸她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青稞面,猜错很正常……
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也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一种动力。
我们大家一起,在全国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风俗人情,但是仍然可以一起交流各种生活经验,成长故事,这样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也是朋友,家人,物质,精神,知识带给我们人类的乐趣!
对我而言,这真是个美好又难忘的夜晚。我是坚强的,也是隐忍,我是努力的,也是认真的,
我仍然好想说,活着值得!
2023.11.4 凌晨1:11
笔者:茹雪
感谢支持!!
文章已于2023-11-0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