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

最近内心不太平静。觉得需要找个地方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绪,于是想起了简书。

事情源于在微信群里与群主妈妈起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

群主妈妈是做英文原版阅读推广,推广的方式有几种:一是卖祖国版英文读物,从绘本到章节书都有,顺带中文绘本、练习册之类的也都卖;二是卖点读笔、读书机、翻译笔之类的工具;三是代理各品牌的线上课程;四,最重要的是自己做线上线下各种英语课程,应该说如果用的好,是性价比很高的课程。群主妈妈自身的资历以及对英语启蒙、英语应试确实颇有研究,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理论我比较认同,同时她代理的各种品牌的英语学习应用、网络课程,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各种学习资源。她也很热心,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

我加入他们的群时间并不早,入群之前我自己也在给娃英语启蒙与阅读的道路上不停摸索,同时对娃的早期教育和学前准备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思考。毕竟,我是学教育学的,而且是英语比较好的。入群确实让我打开眼界:原来有那么一个群体在集体鸡娃,有那么一些鸡血的妈妈聚在一起,天天在讨论如何让娃赢在起跑线,如何让娃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说实话,刚开始入群并不太适应,时不时还会焦虑,因为别人家娃会的太多了,跑的太快了。刚开始我默默地学习,调整自家娃的学习模式,开始关注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平台,毕竟,我也想要让娃的学习能够系统起来,提前进入赛道。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多年来没有走过弯路,我凭借自己对教育以及对英语学习的直觉和基本的理解,孩子其实稳稳地走在正道上,尤其是英语启蒙,虽然谈不上是牛娃。

我知道我自己做的还不错,而且作为一名小海归,一口流利的尚为标准的口语是带领孩子走上英语原版阅读的利器。也就在有了基本的自信之后,我开始发表各种关于英语学习的言论,并有时候以指导者的身份“自居”起来。难就难在,我希望能帮助到别人,但我对群主妈妈的一些英语学习的观点并不认同,但是很多时候碍于这是她的群,我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想要肯定她的观点,同时又得让自己的观点没那么鲜明,于是经常内心会很别扭。但是,很多时候,观念上的碰撞时免不了的。

尽管别扭,但很多时候我还是就阅读本身在群里发表意见,从很多家长的反应来看,我的观点得到不少肯定和认可。但是跟许多家长的鸡血相比,尤其是两位大群主的鸡血相比,我的鸡娃之路不同。以我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我看中的是孩子长远的发展,我知道面对当前学校里的应试,家庭教育要做的不是去强化应试,应试只会消耗孩子的能量,而是要试图去走素质教育,让家庭的教育回归本质,助力孩子在学校的发展。但是这些道理我没有讲,我无法讲,因为那不是我的群,我只能在他们很鸡血的时候偶尔表露出我不一样的做法,我要让孩子放松和玩耍。殊不知,这暗中已经引起了群主们的不满,作为一个说话还比较有分量的妈妈,在群里公然唱反调,是有点抢眼。

我娃今年一年级,相比他们要求孩子要考一百分,认为孩子会做的做错是态度问题等等,我对孩子要求不高,因为她单元考试都能在95分以上,平时各种练习做错了也都能及时修改错误,只要保证她能理解,我对分数不做要求。孩子有自己的羞耻心,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雪上加霜,而是要保护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们很幸运,娃跟着学校的节奏走基本就能完成课内学习,我的任务主要是带孩子拓展其他,每天阅读不能少,自由玩耍时间不能少。因为学前阶段已经带孩子实现了英文自主阅读,识字量也不少,有了基础的数学启蒙,她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适应能力都没有问题,有了充分的学前准备,我认为上了小学就是要逐渐放手,靠她自己了。当然,这些观念,我无法一一在群里和其他家长分享,毕竟500人的大群,信息都很碎片。而且,那不是我的群。我仍然继续发表坚持阅读的观点,只是我不鸡娃,我不参与任何关于刷题以及各种学科训练的讨论,没有给过课外练习的建议。

然而就在娃期末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三门一百,并且评上了三好生之后,我最终按奈不住,我想告诉别人,我家娃在不逼不刷题之下依然可以学的很好,我在群里分享了这个消息,于是似乎触发了群主们的神经,从她们的反应我看出来我的“不鸡娃”受关注已久。一番碰撞之后,我内心十分不平静。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在之后的几天,我不断回响那天晚上群主对我的质疑,不断地反思。她当然是质疑我的佛系是假的,佛系的不教不学的妈怎么可能养出期末考满分的还是三好生的娃。但后来我才明白,他们对“学习”的理解可能是狭隘的,似乎学校的上课不是学,课后自己再教再学才是学,似乎阅读不算学习,带孩子出去玩耍也不是学习。总之,她的逻辑我并不懂。当然,也有家长说,大概是因为看我游刃有余娃还这么优秀,无法理解吧。我只能说,群主们的反应彻底让我懵了。我似乎变成了那个炫耀娃的人,在舞台中央被照耀得睁不开眼,不敢说狠话,但又不知道怎么理性反驳,我确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一下子被逼到了墙角。只能说,我当时大概就是有某种不良居心,所以我有点心虚了。回想起来,我内心可能不过就是想告诉别人,我女儿也可以,因为以前我从来没有晒过自己的孩子,除了大家都看出来的她阅读量很大之外。

很感谢事后安慰我肯定我的两位妈妈。我想我在群里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我也知道我不能在群里再耗下去了。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需要让家长们理解教育的真谛,希望家长们不要单纯地被学校带着走,被政策带着走,家庭和学校是可以形成合力,但肯定不是合伙起来搞应试。可是我错了,我进的群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群。好友说,我的存在对群主造成了威胁,我想她可能是对的。所以我退出了。为什么我一直要顾及那不是我的群呢,因为和群主们都认识,娃和他们孩子们是幼儿园四年同学,有那个情分在,我不希望自己太过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还挺大的,看似只是“鸡娃”之争,实际上见证了我拧巴的心路历程。每当发生让我内心起波澜的事情的时候,我都要反思为什么,为什么我会因为这一件事情绪受到影响。我希望自己不断成长为不受外界评价影响的人,而是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原以为我已经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实际上还差的远。就连发个朋友圈都要想半天,真是何苦呢。退群事件的发生,让我再次看到自己身上的劣根性,局限性,那种别扭,那种拧巴。我的成长之路还很长。

以后有话到简书来说,别再拧巴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