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泰州晚报“坡子街”文友朱女士的文章,朱女士在文章中透露出自己是由于加入了某写作组织,定期倒逼自己写作,之后见报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写作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不禁有些纳闷,这是怎样的一个写作培训班,由此萌生出好奇心来,经朱女士推荐,我加上了“007”的公众号,读到一篇60后大姐咪子写的文章,谈她加入“007不出局”自己的人生前后变化之大,她773天提交了101篇文章,原来梦想真的可以写出来,这不禁勾起了我心中沉寂多年的梦想。
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我9岁时才上一年级,可是在9岁前,我并没有成天的疯玩,只要一有小人书就如获至宝,一遍遍地翻看,实在无聊时,就翻看姐姐哥哥的语文书,上学后更是如饥似渴,有什么看什么,也不管自己懂不懂。我在小学五年级时,已经囫囵呑枣地读完了四大名著。一次我在音乐课上偷看小说,被音乐老师没收了小说书,班主任张老师找我谈心,先是批评了我,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怪不得你作文那么好,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初中生,我还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呢!”张老师哪儿知道,那时我像着迷似的,不但读完了四大名著,什么《岳飞传》、《杨家将》等小说也翻阅了多遍,那时心中有个梦想,将来也当个能写书的作家该多好啊!
到了初中学业渐紧,、虽然作文仍一直遥遥领先,但只能在放假时偶尔看看课外读本,姨表弟王诚订阅的《少年文艺》是我的最爱,但其时的阅读量已不及小学。中考为了能考上县重点中学,则没日没夜地苦读,最后以七分之差与县重点中学失之交臂,到了苏陈镇上高中。
高中的竞争比初中更加激烈,从高一起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业余写作阅读急剧下降,只能在寒暑假放飞一下自己。高二文理分科时,我毅然选择了文科,因文科的语文英语于我是强项,数学物理我相对又稍弱一点。选择文科班后,我的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为了“跳农门”,那付出的艰辛又岂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流过汗,流过泪,拼搏过人生最难忘的高考,阅读写作按下了暂停键,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触及。
如愿以偿跳出了“农门”,来到无锡这座氤氲着江南烟雨的城市,我加入了“梅园诗社”,尝试着写各种朦胧诗,年少轻狂的我在太湖边流连往返,在龙山上野外徒行,在梅园里吟诵诗词,最好的青春年华里,我除写了十多首诗歌外,其余时光便大把大把地掷在游玩中,现在想来,甚是惭愧。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工作就分配到农村乡镇,第一年,我便在系统内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时任潘所长给我递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是所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我并没有再接再厉,而是融入了社会的世俗中一发不可收拾,其后也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在农村乡镇工作时,虽然一直保留读书的习惯,但写写停停,很难静下心来写出有高质量的文章,早已忘却了儿时的梦想。
2020年疫情来临,我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思考,重新制订完新年的规划后,我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将多年前写的文章一一整理出来,脑中时时闪过儿时那个遥远的作家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能用文字留下过去和现在的光影,那该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啊!
疫情改变了人的思维,也重塑了我的人生规划,于是我每天给自己制订计划,每天晚上给自己总结打分,超过90分为高质量充实的一天,低于90分则不计算天数,一年下来,我会统计365天我过了多少个90分以上的日子!同时,我也开始尝试不断地写文章,并且开始大胆投稿,星光不负赶路人,陆续有文章见于当地晚报杂志,今年又加入了泰州作协,这更加激发了我写文章的劲头。也是机缘巧合,在晚报上见到了朱女士的文章,就这样,文友的牵线搭桥和我自身的想法不谋而合,再加上007的颇具鼓动性的口号,“7天一篇写七年,写完7年去南极!”其实我想007的最大吸引人的,还是一群人裹挟着成长,不让你一个人奔跑感到孤独,也不让你一个人在写作的路上懈怠。7天一篇不算多,但坚持下来一年就是50多篇,7年就是300多篇,所以我的远景目标是7年内保证出2本书,力争出3本书,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后,这不但丰富了我的人生,而且能圆了儿时的梦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加入007,就是不出局!